请输入检索词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也为了促进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进一步强化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意识、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学情况,解决教学和教学过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疏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深化,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建立健全我校抽课评课制度。
二、组织架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王崇国 党委书记
副组长:李延乐 党委副书记、校长
组 员:傅祖慧 党委委员、副校长
周海滨 党委委员、副校长
金 强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钟秀娴 初中部校长
(二)工作小组
组 长:金 强 纪委书记
组 员:刘 鹏 王晓芬 王 龙 柳承鹏 王玉垒 何卫星
刘 昌 贾海涛 王 波 周德珩 彭书涵
三、组织方式
1. 抽课。教科室提供抽课小程序,各组组长根据抽课的节次,提前15分钟用小程序随机抽取听课班级,副组长将抽课情况通报到教学工作群,各组每天抽课1节。各组副组长提前10分钟打印“课堂教学评价表”和“抽课评课记录表”通知班主任准备好听课凳子并负责通知上课教师准备上课,通知同组没有课的教师跟随听课。一组负责高一,二组负责高二,三组负责高三,抽课后在干部群通知听课。
2. 听课。听课人员提前3分钟到听课教室,结合“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听课和打分。听课过程中各级部安排专人拍照发到所在级部,营造浓厚教研氛围。
3. 评课。听课结束后现场评课,完成“课堂教学评价表”和“抽课评课表”电子稿交教科室,教科室负责汇总并反馈给级部主任
4. 反馈与考核。教科室每周负责将“课堂教学评价表”和“抽课评课表”进行汇总,汇总结果上报校长室,通报给各级部。
四、活动基本要求
1.听课要打破规律,做到随机抽听,最终做到覆盖所有备课组,各组每周至少完成四节听课任务。若教师第一轮抽课过关,则在后边一个月内可以回避抽课。
2.如实记录教师教学情况,及时评课提出改进教学的合理建议,及时完成“课堂教学评价表”和“抽课评课表”交教科室。
3.每学期抽课评课得分作为备课组课堂教学积分,纳入教师考核。
|
抽课评课表 | |||||||
|
听课人 |
时间 |
||||||
|
上课教师 |
课题 |
学科 |
|||||
|
年级 |
班级 |
分数 |
|||||
|
评价意见 |
优点 |
1. 2. 3. 4. | |||||
|
不足 |
1. 2. 3. | ||||||
|
教学建议 |
1. 2. 3. | ||||||
课堂教学评价表
|
项目 |
权重 |
要 求 和 标 准 |
赋分和等次 | |||
|
优秀 |
良好 |
一般 |
较差 | |||
|
教学 目标 |
10 |
①全面,包含知识、能力、情感,体现核心素养落实 ②合理,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
||||
|
教学 内容 |
10 |
①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容量恰当 ②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知识的拓展 ③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
||||
|
教学 结构 |
10 |
①整体设计科学合理,具有类型课特色 ②教学过程层次清楚,过渡自然 ③教学环节灵活扎实,板书设计精心合理 |
||||
|
教学 方式 |
20 |
①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充分 ②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启发式学习 ③设计问题有价值,鼓励学生质疑、创新 ④教学形式富于变化并为目标、内容服务 |
||||
|
教学 指导 |
10 |
①能突出重点,分解难点,针对性强 ②语言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③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④富有教学机智,评价及时,体现教师的宽容和激励 |
||||
|
教学 手段 |
10 |
①灵活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教学效率高 ②恰当地利用多种教学媒体,适时适度、合理、高效 ③多渠道提供信息,具有实用性、科学性 |
||||
|
教学 态度 |
10 |
①教态热情、大方,亲和力强 ②以引导、合作者的角色关爱每一个学生 ③努力构建和诸、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
||||
|
教学 效果 |
20 |
①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活动面广 ②学生思维活跃,教得实,学得活 ③作业适量,体现开放型 ④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
||||
|
教学 特色 |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酌情加分(10分以内) |
|||||
|
评价 等次 |
优秀90-100,良好76-89,一般60-75,较差60以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