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对学科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设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复习、考试等教学常规作如下要求:
(一)计划项目齐全,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措施、教学进度等六项。所写内容认真规范,字体为正楷或行楷。
(二)对教材分析要透彻,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把握要准确、全面。
(三)学情分析要客观,实事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得力,即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四)内容具体,安排合理。
(五)学科计划在开学一周内完成。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备好课是上课的前提和基础,各学科教师要备好每一节课,做到:
(一)备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教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二)备学生。要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针对学生实际,考虑如何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备教法、备学法。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设备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四)备教学程序。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程序,写出教案(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使用,教学过程)。教案具有可变性,根据教学实际有时在课堂上可适当地改变某些教学程序。教案书写要认真,条理清楚,要有板书设计、教学札记、调节与反思,按要求备足课时。
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基本形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必须认真组织好。做到:
(一)目的明确。要从上好每节课教好每个学生出发,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渗透德育,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学习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的培养。
(二)内容正确。教师的知识传授、语言表达及朗读、板书必须正确无误,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能启发学生当场得到纠正。
(三)教法得当,学法灵活。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活泼地学习。
(四)环节紧凑。教师应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按时上课,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步骤,要组织严密,节奏紧凑。
(五)语言准确,板书工整。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运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口齿清楚,简练生动,富有启发性,板书规范、清晰。
(六)效果良好。学生不仅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学到了学习方法,促进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使全体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教师要具体做到:
(一)提前2分钟带教具到教室门前候课。
(二)穿戴整洁,举止端庄,情绪饱满。
(三)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关爱后进学生,不无故中断讲课。
(四)按时下课,不拖堂。
(五)根据学校关于学生学习的常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听、积极想、大声说、大胆问、敢于争论问题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