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在区教体局党组领导下,本学期学校以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为目标,以“和谐党建”为引领,以“和谐安全”为保障,以提高 “和谐互助”教学质量为核心,丰富 “和谐德育”活动,凝聚“和谐团队”力量,提升“和谐管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推动“和谐集团”取得新成绩,不断扩大“和谐教育”品牌的影响,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一、落实新课标,深化“和谐互助雷锋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应用。
(一) 依据国家2022版新课程方案与标准,挂科干部、教研备课组长要带领本组教师加强本学科新课程标准的研究。重点是明确各学科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变化,在现行教材使用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和个人自备创新丰富新的课程资源,务必落实新标准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
(二)定期组织教研培训会议,分主题对学科组长及骨干教师进行业务指导,教研组长与备课组长负责制定学期初工作计划与学期末总结的梳理,教学计划要涵盖对各备课组的具体指导、教学周工作安排、教学进度、教师教学常规、学业水平检测的分工和要求,要带领本学科骨干教师研究好试卷习题的命题,各备课组每学期的检测和练习提纲,由级部干部审核后上交教务处汇总。
(三)更新完善和谐互助雷锋课堂”教学资源库,以教务处-级部-备课组为教学课件资源积累工作组织架构,制定和谐互助教学课件制作标准十一个要点:学科课型要全面,学科育人要体现,五步十环要清晰,教师活动要精炼,师友活动要多样,分层提高要梯度,互助提纲要齐备,学情学法要反馈,总结归纳要条理,最佳师友要评选,课件排版要美观。以每月为单位,备课组将教学课件交由年级挂学科干部初审、教务处再次组织二审,备课组根据审改意见进行修订补充,最终由教务处汇总录入课件资源库。
(四)开展和谐互助教学系列讲座培训和示范课活动,开学前、学期中、期末复习等三个时间段,定期开展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技能的校本培训活动,按级部推荐、教务处审核的原则组织由骨干教师出示的校级示范课,由挂学科干部负责组织指导团队,对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师友活动组织等方面进行研磨,经由教务处组织的验收团队评价认证合格后,在学校学术报告厅出示示范课。 9月-11月,分专题组织开展教法研究讲堂,组织骨干教师从《五步十环节的设计与应用》《师友的划分与培训》《师友的激励与评价》《和谐互助教学释疑》《各学科教学模式解读》五个主题进行讲座培训,提升教师课堂实操技能。
(五)开展“和谐互助”师友培训工作。新初一要以主题班会与课堂即时培训的形式,明确师友的角色任务,初步培训好师傅与学友的职责,养成互助学习的意识。初二和初三要重视师傅和学友的分层提升,要重视对优秀师友的表彰和激励,学期初和期中及时更新班级和谐互助公示栏,建设丰富多样的班级室内与室外的和谐互助文化墙,通过多元形式的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办法,提升师友责任心,激发师友互助的动力。
二、落实“双减”精神,推进“和谐互助”教学管理与质量提升。
(一) 深刻认识师德学习教育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师德教育系列活动、“树师德 正师风”专项整治活动等有效融入到师德学习教育中,严守个人承诺,划出“红线”,筑牢“底线”。结合工作实际,在强化正面引导的同时,以公开曝光的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和查处的严重师德违规问题为反面教材,带领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掌握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升教师的规则意识,引导全体教师以案为鉴,做到警钟长鸣。
(二)严格执行“双减”和“五项管理”的要求。加强对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力度,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教师严格按教学计划、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提前进课堂,准时下课。杜绝私自调课、旷课、中途离场等情况。教务处与各级部要严管勤查各项教学常规,严格落实考风考纪各项教学管理措施,加强对教师教学任务落实的检查和通报,并计入对教师的考核。
(三)优化学科组管理建设,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教务处加强指导与查评职能,级部加强管理与考核职能,以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科学设计备课组的教研活动,组织好各类赛课活动,丰富备课组间、教师间的交流形式,注重科学管理、细节管理,注重个人自备与互助复备的互补和统一,力争做到备课要“深”, 研究要“精”,思维要“活”,查评要“勤”,考核要“严”,上课要“实”,负担要“轻”,质量要“高”,保证各学科组“和谐互助”教学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四)加强教师间结对帮扶管理建设。举行青蓝教师结对活动,制定并落实好师徒结对的协议要求,师傅教师要关注徒弟教师备课质量和班级教学质量,及时指导。年轻教师要先备课,再听课,后上课,确保高质量上好.每一对师徒定期相互听课,相互切磋,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讨论解决方法,并充分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共同探讨教学中知识点的细节处理、存在疑惑或者教学心得。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在本学科中心组成员中确定一名非班主任教师作为骨干教师,报由学校通过后进行培训,通过参与磨课、试题研究、阅卷标准制定、参与学校或上级组织各项教研活动,带动骨干教师梯队建设。
(五)发挥班级协调组的集体力量,提升班级管理与教学水平。级部管理干部作为组织者、监督者和积极参与者,避免班级协调会形式化,走过程。协调组会以班主任为中心,真正发挥班级协调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各级部汇总各班协调会的情况,及时改进下一步工作,对召开协调会特别成功的班级要树立典型,做好经验分享,切实起到榜样引领作用。
(六)推进教科研工作的发展与提升。以我校获评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为契机,深入开展教师和谐互助教学研究工作,吸纳新生力量,充实教科室文本撰写团队力量,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以目标引领和专题培训实现教科研工作优质化、校本化、梯队化发展。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推动我校教育科研向普及化,大众化方向发展,积极组织发动教师个人申报校级及区市级科研课题。
三、落实目标引领,带动教育集团与协作体学校发展
(一)强化集团发展目标。新学年,在区教体局的指导下,进一步增强教育集团与协作体各成员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校际间优质教研资源互补,推进即墨28中“和谐互助”教学改革成果在成员校的实践推广,总结提升成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途径和措施,多出经验,多出成果,多出名师,形成“一校一特色”,带动乡镇薄弱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二)组织集团内大集备活动。要统筹安排好学期和学年度集备计划,各项教研活动的组织开展和落实。活动中,要充分了解学情,分析教材,选取教法,统一进度。学科带头人(或大集备组长)同时负责组织集团内本学科教学活动、质量分析反馈,以及本学科教师培训和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共同研究、共同学习,使学科教师在协作中凝聚团队合力,在互通有无、互相交流中放大资源效应,增强集团教育教学的整体实力。
(三)细化集团教研活动形式和内容。通过同课异构课堂观摩与评析、骨干教师示范课、分学科备课组长座谈研讨、“和谐互助”高效课堂主题讲座、各校特色活动展示等为主要形式,结合成员校实际务实开展以下工作:义务教育新课标培训与学习的经验交流、教师培训与管理、中会考研究、集体备课建设。
勤奋酬壮志,实干竞风流。新学年、新学期,全校师生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坚定目标,努力拼搏,做大做强28中“和谐教育”品牌影响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