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即墨区金口镇人民政府
关于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方案
金政发〔2023〕21号
各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各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青岛市即墨区2023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根据我镇春季攻坚行动以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明确新任务,压实新责任、集中再整治”的原则,深入开展全镇人居环境进行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区、镇党代会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抓牢抓实重点区域和短板弱项的攻坚突破,推进环境整治由村内向村庄周边区域延伸。通过摸清底子、健全机制等措施实现长效巩固,加快建设干净、整洁有序、美丽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增强农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落实重点任务
(一)整治提升村内环境
清理乱丢乱放的杂物、引导规范堆放生产生活所需柴草,及时清理长期不用的土堆石堆,稳妥整治残垣断壁,规整杂乱弱电杆线,引导养殖户向养殖小区集中,配建粪污处理设施,及时修复村内破损道路。实施村容村貌“微整治·精提升”,利用整治出的公共空间及时开展村庄绿化美化,提升村内整洁度和美感度,促进村内环境干净整洁有序。(责任单位:镇园林环卫中心、镇农业服务中心、镇村建设服务中心和各村庄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整治提升村庄周边区域环境
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起底围村积存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着力整治村外乱堆乱放、私搭乱建,有序治理畜禽散养,清除养殖粪污等生产废弃物,合理设置柴草有序堆放区;依法拆除违法违章建筑物、构筑物;杜绝垃圾、畜禽散养由村内向村周边转移,促进村庄湾塘沟渠等周边区域环境整洁有序。推进村庄周边绿化,实现村庄内外一体整治、同步提升。(责任单位:镇园林环卫中心、镇村建设服务中心、镇农业服务中心、镇综合行政执法中心和各村庄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整治提升农村道路沿线环境
持续强化道路养护大中修,重点落实保洁、绿化绿植等工作,进一步提高日常养护投入力度。全面清除沿线建筑垃圾、生活生产垃圾,依法清理违法违章建筑、废弃棚房等,促进村庄道路沿线环境整洁有序。(责任单位:镇园林环卫中心、镇公路站、镇综合行政执法中心、镇村建设服务中心和各村庄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开展农村改厕问题整治提升
开展改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全面排查整改农村改厕台账不符、厕具破损、维修管护缺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健全完善改厕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分类推进户厕改造和规范升级,健全完善厕污无害化收储、运输、处理监管机制,完善户厕台账管理、技术路径、管护标准、管护平台、监督考核“五统一”体系。(责任单位:镇园林环卫中心和各村庄)
(五)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问题
对生活垃圾收集点脏乱差、生活垃圾收运不及时、村庄环卫保洁不彻底、建筑垃圾堆放点散乱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彻底清理村内外垃圾堆,推进村庄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机制,改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备设施,规范设置垃圾分类点、垃圾处理场站,有效满足村庄垃圾治理需要。探索建筑垃圾等就地就近处置新途径。(责任单位:镇园林环卫中心、镇村建设服务中心和各村庄)
(六)整治农村污水和排水问题
开展农村排水和生活污水专项整治,加快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分类完善排水系统、配建管网设施等。对黑臭水体污染、排水设施缺失、沟渠堵塞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对未建排水设施的村庄开沟设渠、加装盖板,对已建排水设施的村庄实施沟渠清淤疏通、盖板检修补缺,对黑臭水体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等方式综合治理。(责任单位:镇村建设服务中心、镇环保办、镇农业服务中心和各村庄)
(七)整治提升农户庭院环境
全面落实村规民约,引导群众积极创建美丽庭院、清理街巷,改变群众环境卫生习惯,重点整治房前屋后、农户庭院内部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实现庭院和房前屋后干净有序。(责任单位:镇妇联、社会事务办公室和各村庄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基础薄弱村
针对20个村容村貌基础薄弱村开展重点帮扶整治,聚焦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突出、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实施镇党政领导干部包联制度,梳理短板弱项问题,建立整治清单,集中力量攻坚,全面提升村庄环境水平。(责任单位:镇园林环卫中心、镇村建设服务中心和各相关村庄)
三、加强机制建设
(一)进一步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将村庄主次干道、公共空间保洁和农村户厕、公厕后续管护纳入城乡环卫工作范围,实现农村环卫保洁、收集、清运、处置全流程覆盖。
(二)建立问题清单化管理机制。对“大起底”排查问题、日常暗访评估发现问题、国家和省、市、区各级通报问题、新闻媒体曝光问题、农民群众举报问题等全部建立问题清单,实行台账管理,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限期整改,逐一销号。
(三)强化督导考核激励机制。镇督导组要全面建立完善每月考评制度,对照整治重点任务开展月度自查考评。及时调度问题整改情况,组织人员对突出问题整改进行随机抽查,考评成绩要与村干部绩效考核挂钩,每月进行排名和通报。
(四)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因村制宜、分类施策管理,突出整治重点的差异化管理机制。7月初,镇将搭建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擂台比武”平台,鼓励村庄争先创优。对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优秀的村庄授“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流动红旗,并采取强化长效机制建设、强化精细化管理措施,达到创标杆做示范作用;对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良好村庄授“人居环境整治达标村”流动红旗,并采取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措施,对人居环境存在问题建立问题台账,进行问题彻底治理销号管理,推动达标村争创示范村;对不达标村庄和村容村貌基础薄弱村开展重点帮扶整治,聚焦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突出、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实施镇党政领导干部包联制度,梳理短板弱项问题,建立整治清单,集中力量攻坚,全面提升村庄环境水平。对工作推进消极、对问题不研究不解决的村庄进行通报批评、约谈和负面记实。
(五)完善农民主体参与机制。完善网格村“五长”管护人居环境工作体系,实行定人员、定范围、定职责的“三定”管理责任制,以星级户、示范户评定、村规民约约束等多种管护方式相互促进。健全完善村庄干部包片、环境网格化管理、农户“门前三包”等制度,广泛调动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村庄区域划分网格,党员干部担任网格长,负责农村人居环境的监督管理。建立由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村庄环境监督小组,定期对环卫一体化、厕所管护、村庄保洁、网格化管理、农户“门前三包”等进行监督并及时提出监督意见,督促整改整治。
四、实施步骤
(一)“大起底、大整治”阶段(2023年5月—6月)。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职责。5月份开始,各相关部门和村庄要组织力量集中开展镇域村域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大起底、大整治,建立问题清单和工作台账,落实整治措施、时间和责任人,彻底清底子、消存量,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大改观、大提升。6月底前各村庄要在麦收结束后对村庄人居环境再进行一次集中起底、集中清理整治。镇督导组加强督导,抓好落实。
(二)重点攻坚阶段(2023年7月—8月)。对于大起底、大整治阶段未整治到位的问题,各相关部门、村庄要落实好责任,镇专班督导组要对问题进行挂牌督办,确保“大起底大整治”活动取得实效。对于容易反复的重点问题、重点区域,建立日常巡查和督导落实机制,加强巡查督导,防止反弹。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管护体系建设等重点,定期督导,加快进度,确保如期投入使用。
(三)固化机制阶段(2023年9月—10月)。把机制建设贯穿全过程,边清底子边建机制,对问题清单化管理机制、突出重点分类管理机制、绩效评估激励约束机制、农民主体参与机制建设和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导、一线核查,确保落实。对实践中形成的新办法、新机制进行总结梳理,做好固化应用。
(四)巩固提升阶段(2023年11月—12月)。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整治提升“回头看”,确保整治到位。根据整治工作实践,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确保管用好用,发挥效益。认真总结推广各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任务,镇已成立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对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进行研究、工作部署、工作调度和工作推动。各新村便民中心要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专班,组织力量定期研究分析问题,集中力量攻坚解决问题。各新村便民中心主任要亲自研究推动、副主任要靠上组织落实,确保工作扎实推进。
(二)强化督导考核。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在年度考核中的权重,新增问题整改率考核项目,提高考核分值。要用好镇级领导带队督查、督导组巡查、问题反馈整改等检查督导方式,采取调度督导、现场观摩、问题曝光、通报排名、约谈问责等手段,加强问效力度,在镇人居环境工作群进行 “比拼晾晒”。
(三)加强宣传引导。认真总结推广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大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宣传力度,采取多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农民群众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即墨区金口镇人民政府
2023年5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