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潮海街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紧抓撤市设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召开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区委“13456”思路为总定位,以“稳定+发展”为总基调,以围绕“打造和谐宜居潮海”为目标,以“四新+四高”抓工作落实,抓项目落地,各项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一、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基础。今年以来,潮海街道不断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以社区党委建设为载体,以党建达标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班子建设,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切实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组织保证。一是通过扎实推进“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解放思想大讨论”等学习活动,严格“三会一课”,先后举办了4次村庄和城市社区两委成员培训班,全面提升了基层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二是通过深化社区党委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实施党建达标工程,夯实镇村两级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建立工作台账、细化整顿方案、能人帮扶等措施,加强对东关村、中障村、前铺下村以及金华社区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提高了党支部的战斗力。三是通过实施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开展“党员联户”、“亮身份、重承诺、作表率”等系列活动,为党员作用发挥提供广阔平台。完成辖区30个村庄经济责任审计,扎实推进村庄重大决策类事项网上审批制度、全面推行电子印章,使“阳光村务”更加规范透明。四是通过研究制定《潮海街道关于开展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古城社区、名都苑社区试点先行、抓片带面、梯次推进,构建“一核多元、联建共享”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不断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
二、强化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升级。今年以来,潮海街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项目落实年”安排部署,牵住新旧动能转换的“牛鼻子”,优化“基金+项目+园区”标准配置,加强金融服务能力,有效增加金融供给,深度推进产融结合,精准打造大项目升级版。
(一)在新型园区建设方面,从统一规划、基础配套、项目服务、产业招商等四方面加快新型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是高标准统一规划。坚持规划先行,聘请了在产业园区规划经验丰富的青岛腾远设计院规划了都市产业园和潮海科技孵化园,确定了园区整体发展思路,充分体现了产业基础、人文特色等独特要素,彰显特色优势。二是高起点基础配套。秉持品质、精细原则,今年以来,结合园区建设风貌和产业特色,先后累计投资3200余万元对都市产业园和科技孵化园的道路进行高标准绿化提升,打造园区特色景观带,同步实施管线铺设、电力配套、道路硬化等工程,园区形象得到极大提升,为下步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园区环境。三是做好项目建设服务。潮海街道从项目注册、立项、环评、土地、规划建设等手续安排专人进行跟踪服务,力促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成效显著。同时积极协调上级相关部门,学习取经并争取相关支持,加强对已落户企业的关心与扶持,强化企业服务,使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目前,潮海科技孵化园首期占地66.7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5.4万平方米的信旭高科技产业园,都市产业园占地89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8.7万平方米的联东U谷即墨科技谷,均已开工建设,联东U谷即墨科技谷年内主体建成,信旭高科技产业园年内主体地下两层建成。四是做好产业招商定位。为避免园区招商定位趋同,充分体现差异化,潮海街道分别对都市产业园、潮海科技孵化园进行了产业定位。潮海科技孵化园以互联网+、软件开发、企业总部、区域结算中心、电子商务等为主。都市产业园则主要以海洋医药、新材料、增材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目前已签约落户康尔生物健康产业园、大津环保新材料、联东U谷即墨科技创新谷、智造产业园产业化基地,将两个园区打造成为2.5产业高地。
(二)在基金招商方面,自2017年初成立了即墨区第一支私募股权基金--中科中骏创业投资基金以来,目前基金总数逾6支,总规模达2.8668亿元。街道引导基金快速成长,资本与项目有效对接,让“产业基金引项目”模式新动能不断释放,杠杆作用不断放大。在推动“增量崛起”以新经济催生新动能、加速“存量变革”以新技术催生新动能、搭建“投资平台”以新模式催生新动能等创新驱动中构建“命运共同体”,形成了强大产业集聚效应,促进相关产业整体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整体跃升。
(三)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通过引进行圆汽车、换车网等“互联网+”项目,打造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双引擎”,通过“互联网+”应用创新激活传统产业生命力、抢占新兴业态制高点、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和治理水平。培育了两个国家级平台,三迪时空荣获“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两个国家级平台,集聚了信息、资金、人才、技术等产业发展要素和项目资源,提升对入驻平台企业的服务水平。另外,其3D打印智能制造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被评为工信部2018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基于互联网的研发设计能力开放平台、“双创”平台+研发设计模式创新项目进入2018年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公示,还在公示期当中,年底前有望获批。同时红妮数据驱动无菌内衣个性化定制改造项目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琴岛电器获得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发的标准化良好行为证书,有效带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强化城市建管,打造“品质城市”。潮海街道承担着打造新城、提升老城的重任,在品质城市建设中肩负重要使命。今年以来,潮海街道依托“五大重点突破”项目中的美丽乡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工作,聚力提高城市品质化水平。
(一)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创建方案,精心打造南庄村精品示范村,深化南庄河沿岸景观建设,努力打造全区美丽乡村的典范和样板。2018年预计投资约1300万元,进行污水改造、自来水改造、弱电整治、南庄河截污提升、街巷硬化、边沟砌筑、绿化铺装、村委以及文化大院改造等工程。目前污水改造、自来水改造、弱电整治工程已完工;正在同步进行南庄河截污提升、街巷硬化、边沟砌筑、绿化铺装以及村委、文化大院改造等工程,预计11月底全面完工。
(二)在旧村改造方面,黄家西流安置区已全部回迁完毕,正在完善提升后续管理。贾家庄安置区6个楼座主体已全面封顶,将按既定时间进行回迁。即墨中心城区东部片区改造工作自四月份启动以来,在指挥部的领导下,按照政府主导、街道实施,充分商量、惠及民生,阳光操作、依法办事,科学规划、优质建设的原则,已完成组建队伍、开展培训,调查摸底、宣传发动,征求意见、达成意向等工作任务。目前,即墨中心城区东部片区以泰山一路为界,划分了两大独立安置区,根据分步实施、压茬推进的工作方案,胜利居委会、关东村和后庵村作为第一批实施房屋征收(搬迁)的村居,已基本完成补偿协议签订、搬迁腾房和房屋拆除工作,截至11月18日,上述三个村居共签约房屋773处,占三个村居房屋总数的95.91%,已搬迁腾房757处,已拆除房屋524处。东关村、西障村、车家沟村(泰山一路以西部分)作为第二批实施房屋征收(搬迁)的村居,已正式启动补偿协议草签工作。
(三)在绿化提升方面,根据 “品质即墨”绿化提升要求,潮海街道坚持“品质化、精细化”原则,以古城周边为中心,泰山一路、黄河三路为纵横轴线,信特广场、留村立交桥为东入口,高标准实施改造提升,将即墨传统的古城文化、历史人文等元素融入景观建设,将海洋经济等融入城市绿化景观设计建设中,充分体现即墨区、潮海街道办事处的社会发展成果。绿化实施方面以尊重科学、顺应自然为设计理念,合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植被生态,注重植物配置、季相丰富、融入特色文化元素,落实、完善设计方案,现场查看做到精细准确,方案确保实用性强;招标、项目立项严格按照区、办事处要求规范,每个施工现场安排专人靠上管、靠上抓,同时充分发挥监理人员作用,严格施工质量,把控苗木规格,掌握好施工中种植土等所有材料的选定,并督促施工进度,以确保工程效果。截至目前,已成功实施古城周边道路、泰山一路等16条道路、盟旺广场等4处广场绿地及2处街头游园绿化提升改造,打造路口节点11处,栽植大规格乔木2.6万余株,各种灌木、地被19万余平方米,砌筑花池3600米,铺设人行道3.6万平方米,绿化总面积达33.6万平方米,总投资1.1亿余元。
(四)在整治市容市貌方面,坚持堵疏结合、宣传教育与严管重罚相结合,通过固守与徒步巡查、5+2、白+黑无缝对接等方式,对辖区占路经营、游商浮贩“零容忍、严整治”。规范店外经营1800余户、规劝引导零星摊贩2600余起、拆除私搭乱建棚厦320余处,8000余平方、清理“六大堆”300余处,清运垃圾220余方。今年在全区率先打响大型高炮广告拆除攻坚战,并率先完成攻坚任务,拆除高炮广告36处,8100余平方米。拆除杆体广告260余处,12000余平方,拆除门头牌匾70余处,2500余平方,清理窗花广告300余处,3000余平方,清理牛皮癣小广告3000余处。开展违法建设集中拆除行动,先后拆除营流路西侧厂房、青威路南侧钢结构房、青威路北侧钢结构厂房、崂山二路开发区派出所西侧钢结构等20余处新生违建,总面积20000余平方米。全力以赴做好土地和规划工作,清除违法占地共300余处,80000余平方米,拆除楼院围栏围墙150余处,8000余平方,拆除存量违建100000余平方,确保城市建设和谐有序。开展辖区主干道建筑立面整治工作,完成蓝鳌路东段、鹤山路大同街路口等重要节点立面粉刷,共粉刷建筑30余处,总面积30000余平方米;完成古城片区、蓝鳌路东段等重点道路门头牌匾升级改造350余处,升级改造总面积8000余平方米。
四、强化民生导向,优化公共服务。坚持以民为本,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围绕提升便民服务水平,持续加大居委会投资建设力度,积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各个居委会结合自身特点,挖掘打造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在社区党建、网格管理、违建拆除、为民服务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社区▪家”的暖心氛围。古城社区作为我们今年重点打造的城市社区党建示范样板工程,也是区委组织部确定的区域化党建示范点。社区从区域化党建入手,加强村居党组织联动及驻区单位多方融合,搭建党建共同体运行模式,以“古城•家”为主题,着力打造文化之家、服务之家、幸福之家、团结之家。目前该社区创新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吸引国家非遗传承人、青岛市书法家协会等进驻社区,全天开放各类家室,设置“连心桥”电影院,为居民提供纳凉娱乐新去处;设置“户外职工爱心拉力站”,为户外职工提供休息饮水等服务,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二)围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了潮海中学提档升级工程,新建并启用餐厅、报告厅,为师生营造更好的工作学习环境。正式启用解家营公办幼儿园,作为街道第一所公办幼儿园,将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完成万科小学、潮海二小、城东小学、潮海四小等四所小学的标准化食堂建设,解决了在校学生及老师的就餐难问题。坚持“走出去”思路,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多渠道提升干部教师素养。与北京汇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中小学美育教育;统筹辖区学校音体美资源,成立名师特色工作室,继续加强足球、古诗词、书法三大特色活动的开展,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
(三)围绕确保辖区和谐稳定,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重大活动期间,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安保维稳指挥专班,先后组织召开10余次大范围安保维稳专题会议;成立了一支40人的应急处突队伍,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二是做好源头管控,完善各类稳控群体信息台账,针对每名重点人员安排一名班子成员、两名中层干部、四名机关工作人员和四名专业安保人员作为包联人,进行24小时稳控,目前已成功化解李兆美等7起重点案件。三是抓好扫黑除恶,出台一系列相关制度,通过微信公众号、张贴横幅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截止目前,共悬挂横幅400条,设置宣传栏83处、大型户外围挡21处,张贴宣传海报186张、宣传公告126份,印发折页和一封信5万余份。同时在街道扫黑办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线索。并将涉黑涉恶线索认真梳理,一案一卷存档,截止目前,共梳理涉黑涉恶线索33条,案件2起,涉案6人,有效确保了辖区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