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山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重点联系地区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索引号 370215001002023548 主题分类
发文机关 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3-06-16
发文字号 即政办发〔2023〕17号 发布日期 2023-06-16
有效性 公文字号 即政办发〔2023〕17号
生效日期 2023-06-16 废止日期
制发机关 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索引号 370215001002023548
主题分类
发文机关 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3-06-16
发文字号 即政办发〔2023〕17号
发布日期 2023-06-16
有效性
公文字号 即政办发〔2023〕17号
生效日期 2023-06-16
废止日期
制发机关 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山东省残疾预防

和残疾人康复条例〉重点联系地区工作实施

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区直有关单位:

现将《贯彻落实〈山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重点联系地区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6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贯彻落实《山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重点联系地区工作实施方案

(2023—2025年)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经省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研究确定,我区为“贯彻落实《山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重点联系地区”(以下简称“省级重点联系地区”)。根据“省级重点联系地区”任务目标和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为总体要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和“统筹布局、全面提升、精准服务”的工作策略,进一步突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主线,切实推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高质量发展。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重心下沉、全民动员、依法推进、科学施策,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努力提高全区残疾风险综合防控能力,有效减少和控制残疾发生发展,为全省、全市、全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探索经验、贡献力量。

二、工作原则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健全残疾预防政策体系,加强残疾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和社会动员,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政府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协调联动防控工作体系。

(二)重点防控,源头治理。广泛开展以单位、社区和家庭为基础、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体系建设,综合运用医学、经济、法律、社会等手段,着力针对主要致残因素、高危人群,采取专门措施,实施重点防控。

(三)立足实际,有效推进。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选择推广适宜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技术,提高残疾预防工作的专业化、信息化、科学化水平,扎实有效推进我区残疾综合预防工作。

三、目标任务

“省级重点联系区”总体工作目标是:到2025年全区残疾预防服务覆盖面达到90%以上,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实现“人人享有高质量康复服务”。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总体工作水平达到全省一流,单项工作打造全省标杆。

(一)完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长效工作机制。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决策范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区级财政预算;纳入统计调查范围,对重要指标实施监测分析;纳入全区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实行量化赋分;纳入相关部门职责范围,分工协作,建立高效有序协同推进机制。

(二)高质量完成残疾预防行动计划任务目标。实施预防知识宣传普及行动,将残疾预防知识宣传普及纳入全区社会宣传范畴,建立常态化社会宣传机制。实施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行动,完善婚前孕前保健、产前筛查诊断、新生儿早期筛查干预机制,一人一档,实现产前筛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新生儿筛查率全覆盖。实施疾病致残防控行动,建立疾病致残防控任务清单,在慢性病致残防控、社会心理服务和精神疾病防治、传染病和地方病科学防控、职业病致残防控等方面实行“红线”管理。实施伤害致残防控行动,将防控措施全面纳入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管、道路交通和运输安全管理、工伤预防、儿童伤害和老年人跌倒致残防控、防灾减灾、农产品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环境优化等责任体系,纳入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年度检查范围。实施康复服务促进行动,落实精准康复措施,加强功能补偿,消除和减轻残疾程度。各单位根据任务分工,主动认领,制定实施专项方案,在不同业务领域打造各具特色的残疾预防服务模式,确保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

(三)健全残疾人全生命周期多元化康复服务体系。着力加强专业机构建设,设立区级康复医院或康复中心,将其打造成全区专业化康复机构“龙头”,发挥示范引领和资源辐射作用。着力加强专业科室建设,积极推动区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设置康复医学科,鼓励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残疾儿童康复业务。着力加强镇街服务机构建设,积极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康复医学科或者康复站(室),提升医疗康复服务能力,让残疾人就近就便得到康复服务。着力加强关联机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残疾人康复机构,支持现有的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院、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等开展残疾人康复业务。着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推动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社区康复深度融合,扩大康复服务覆盖面,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康复服务体系,为残疾人全生命周期提供坚实的服务保障。

(四)打通残疾儿童康复与教育融合发展有效路径。积极支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按照规定举办特殊教育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或依托本地特殊教育学校设立学前部(班)、特殊教育部(班),并纳入学籍管理;支持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取得医疗资质,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全面贯彻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及相关配套政策,共享儿童残疾筛查信息,主动为儿童提供服务,实现残疾儿童免费救助全覆盖。足额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经费,保障定点康复机构有学籍残疾儿童享有特殊教育生均经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实现医保、康复救助、特殊教育等政策有效叠加。普通中小学校要接收能适应其学习生活的残疾儿童、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要开展适合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要为居家适龄重度残疾儿童按规定上门提供教育和康复服务。

(五)推动残疾人康复服务创新和提质增效。聚焦残疾人功能补偿,全面实施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政策,建立区级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中心,提高需求供给能力。聚焦脊髓损伤、中途失明等中途致残残疾人康复需求,开展“希望之家”“光明之家”项目,帮助残疾人生活重建、融入社会;聚焦精神残疾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康复需求,开展社区康复、自助互助康复以及居家康复项目;聚焦残疾人医疗保障需求,优化残疾人医疗康复保险补贴制度,提高残疾人医疗康复保障水平;聚焦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需求,定期开展专题调研,推出一批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23年5月-7月)。成立即墨区“省级重点联系地区”工作领导小组和区级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各分工领域工作方案。

(二)实施阶段(2023年8月-2025年8月)。组织人员培训;开展社会宣传;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和绩效评估。

(三)总结评估阶段(2025年9月-12月)。集中开展自查整改,汇总档案,总结经验,推广成果,迎接省、市政府残工委检查评估。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省级重点联系地区”的遴选设立,旨在为全省贯彻落实《条例》工作培育示范引领,打造比学标杆。我区作为全市唯一的“省级重点联系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二)强化创新意识。各部门、各单位要锚定目标,创新思路,开拓新路径、建立新机制,着力打造全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示范区,探索具有我区特色、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工作模式,为全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贡献“即墨方案”。

(三)凝聚各方力量。做好“省级重点联系地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适时开展调研调度活动。各成员单位要主动担当,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特别是要在经费保障、政策保障、业务保障等方面提供强力支持。要强化监督检查,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专项督查范围,各成员单位要对照目标任务,每半年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报工作总结。要加强社会宣传,将《条例》纳入普法学习内容,切实增强全社会的残疾预防和康复意识,为各项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附件:1.即墨区省级《残疾预防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重点联系地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即墨区残疾预防主要指标

           3.即墨区贯彻落实《山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工作分工配档表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提交
评论列表(23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