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即墨区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有关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370215001002020437 主题分类
发文机关 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0-05-26
发文字号 即政办发〔2020〕19号 发布日期 2020-05-27
有效性 公文字号 即政办发〔2020〕19号
生效日期 2020-05-27 废止日期
制发机关 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索引号 370215001002020437
主题分类
发文机关 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0-05-26
发文字号 即政办发〔2020〕19号
发布日期 2020-05-27
有效性
公文字号 即政办发〔2020〕19号
生效日期 2020-05-27
废止日期
制发机关 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即墨区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有关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即政办发〔2020〕19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区直有关单位:

现将《青岛市即墨区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有关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5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青岛市即墨区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有关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15〕50号)、《关于调整完善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和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工作调度制度的通知》和青岛市《关于印发2020年青岛市农村“厕所革命”建设计划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明确任务,磕兑责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更加完善,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工作理念,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深入抓好农村改厕后期管护“4+N”升级管理、改厕后期管护信息化智能平台建设、农村户厕后续改造、3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全覆盖等工作,提高群众对“厕所革命”的满意度,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二、工作任务

(一)改厕后期管护“4+N”升级管理。着力解决我区农村改厕后的设备维修维护、粪液清理利用等问题,按照“4+N”方式,加快健全完善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和后续管护长效机制。

1.落实“4”种粪污处置方式。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健全完善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和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工作方案》中确定的4种粪污处理方式,根据不同村庄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一是城镇近郊集体经济强的村庄,将厕所粪污通过敷设生活污水管网方式纳入城镇管网进行处理。已经接入管网的要加强管网维护,防止堵塞、淤积和塌陷,确保畅通。二是农业“新六产”发展较好、美丽乡村示范村、发展旅游的村庄,将厕所粪污并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结合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加快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把户厕粪污并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三是有一定集体收入、对粪肥需求不大的村庄,将厕所粪污、厨房用水、洗浴用水等通过建设单户或多户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四是采用三格、双瓮改厕模式的村庄,实施厕所改造提升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探索粪污资源化利用渠道,以大型养殖场为依托,建设有机肥加工、生物质制气等项目。以粪肥无害化还田利用为重点,鼓励大型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配建生物发酵池,对粪污集中贮存、二次发酵,就地就近消纳利用。

2.创新“+N”种管护模式。鼓励探索其他“+N”种方式对厕所实施后期管理,各镇街要因地制宜,对粪污进行多样化、无害化处理。对新建的10处污水处理模块辐射村庄中通过抽取方式将厕所粪污送到处理站集中处理的,在粪液运输过程中各镇街要加强管理,防止出现偷倒、撒漏等二次污染现象。同时,各镇街要未雨绸缪,注意规划好粪污车行车路线和粪污倾倒入口设置,处理模块距离村庄较近的,要通过铺设管道的方式,将粪污倾倒口设置在远离村庄的地方,防止处理模块所在村庄发生邻避效应。

3.改厕设施整改提升对照国务院督查组提出的改厕反馈问题,举一反三进行全面整改落实。一是全面开展问题大排查、大整改。重点解决无厕屋、无排气管、盖板损坏、化粪池隔板破损、底部不防渗等问题。对未改造或者改造质量不高的农户厕所逐一建立台账,扎实推进卫生厕所改造整改,做到应改尽改、改厕达标。二是及时提供维修服务。组织开展厕具配件升级,对便器未安装或损坏的、化粪池损坏的做好安装、更换、维修等工作。

(二)改厕后期管护信息化智能平台建设。为提高管护效率,解决厕污乱倒、村民投诉率高、数据统计困难、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根据青岛市要求,2020年建设全区统一的改厕后期管护信息化智能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物联网技术,以信息化手段提高改厕后的设施维护、厕污处理等长效管护工作的效率。

1.实施平台建设。改厕后期管护信息化智能平台由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建设。参照先进地区的经验,根据本地的工作实际,做好需求调研、工程招标、平台设计、平台搭建、使用培训、后期管理等工作,确保10月底前正式投入运行。

2.抓好平台应用。各镇街要全面建设规范化农村改厕服务站,改厕服务站要做到“五有”,即: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施、有规章制度、有管护更换配件、有专职人员。以改厕服务站为依托,将农村改厕后期管护的所有事项全部纳入信息化智能平台,要将吸污车GPS定位、手机APP等安装到位,要组织镇、村、企业的相关人员全员学习掌握平台的使用方法,熟练的利用平台向群众提供高效率的服务和管理。

3.加强宣传动员。改厕信息化智能平台是一种新兴的管理手段,各镇(街)要加强宣传,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普及厕所使用知识,将改厕后续维护管理的措施及时传达到千家万户,确保户户能用、会用,切实将农户厕所使用好、维护好。

(三)农村户厕改造和公厕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厕所改造的覆盖面,根据青岛市要求,2020年我区将再改造100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300户以上的自然村新建改造99座农村达标公厕,其中创建18座青岛市农村示范公厕(具体见附件)。

1.抓好方案设计。对户厕改造的要做好摸底调查,逐户制定详细的改造方案。特别是要对前期改厕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方法改进,充分考虑后续使用和管理方便,确保一次性高标准改造到位。对新建公厕的,在规划选址上,要尽量布局在公园广场、集市、学校等人员活动比较集中的区域,以提高公厕利用率。在方案设计上,突出实用美观原则,方便后期管理和不影响村庄整体布局。

2.严格工程施工。各镇街要统筹安排好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确保工程按计划、按步骤、快速有序推进。4月底前完成组织发动,确定选址、工作方案和施工队伍,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5月份全面进入施工阶段,6月底前户厕改造施工结束,7月底前18座青岛市级示范公厕施工结束,10月底前公厕改造和升级施工结束。要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实施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降低不合格率和工程返工率,确保完成一个合格一个。要严格招投标程序,工程施工必须由经过培训的施工人员或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落实工程质量保修和安全责任。要创新质量监督方式,发动村庄干部群众参与工程质量监督。

3.抓好工程验收。考核验收与工程施工同步进行,各镇街要对工程完成一处、验收一处,同时完善各项档案资料的归档工作。镇级验收完成后,即时向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提出验收申请,由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招投标、施工质量、资金使用、档案管理等。11月底前区级验收全部完成。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要切实提高认识,克服畏难发愁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把农村“厕所革命”进行到底。要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汲取经验教训,健全工作机制,列出任务清单,压实工作责任,切实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地实施。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局、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等根据各自职责,对农村“厕所革命”提供政策、技术和资金支持。其中,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各项工作的督促落实;区财政局按程序及时拨付资金;区农业农村局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等农村工作中将农村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建设纳入规划同步实施,为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积极开展厕所粪便就地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区卫生健康局为卫生厕所使用及后期管护提供卫生学指导;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对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收集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二)加大资金保障。结合青岛市奖补政策及有关要求,2020年我区农村厕所革命有关工作继续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其中:对验收达标的青岛市农村示范公厕,每座在青岛市财政补助5万元基础上,区财政再给予补贴5万元;对验收达标的新建改造农村达标公厕,每座由区财政给予补贴2万元;对验收达标的新建农村户厕,每座足额享受青岛市财政补贴。市、区两级补贴资金待项目建成并通过验收合格后,给予一次性拨付,建设资金不足部分由镇街自筹解决。

改厕后期管护信息化智能平台的建设与维护,由区住房城乡建设局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确定中标单位实施。其中,建设费用约100万元,由区财政负担;运行维护费用约10万元/年,根据年度改厕后期管护考核情况,从节余的管护补助资金中解决。

(三)加快计划实施。要强化计划的约束作用,加快推进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和农村户厕、公厕建设工作。区级主管部门要通过明察暗访、考核督查等方式,对计划实施进度、资金落实、工程质量安全、群众满意度等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任务全面完成。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提交
评论列表(23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