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即墨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用流程再造的“减法”、优化服务的“加法”和大胆创新的“乘法”,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打造优质、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预计2019年驻厅各窗口累计受理、办结审批服务事项312万件,实现100%按期办结、100%一次办好;1至9月,组织监督工程项目、交通、水利等招投标项目148个,成交金额72.46亿元,组织监督政府采购项目187个,成交金额3.75亿元。
一、2019年主要工作成绩和亮点
(一)主动融入改革大势,全力做好事项承接工作
组织专人到22个部门(单位)进行对接、沟通,对划转事项的申请材料、流程等逐项核对。按照划转事项类别,对各部门划转到我局的184个审批服务事项,组建7个审批小组,建立健全一个审批小组、一位组长、一位班子成员的落实推进机制,以确保划转事项的有序交接、规范运行。同时,充分利用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和行政审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统筹谋划审批服务工作规划,协调其他审批、监管部门抓好审批与监管工作运行、现场勘验、镇街赋权等各项工作。
(二)强化服务职能,助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一是稳步推进“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利用土地手续办理空窗期,以“实景模式”对材料实行容缺受理、容缺审查。目前已有105个项目实行“拿地即开工”的模拟审批。二是大力推动VIP审批服务。为每个服务对象的审批节点“倒排工期”,制定审批流程图、配档表,实行审批进程动态管理,帮办代办贯穿全程,提供从项目立项到施工许可全程跟踪服务,审批周期普遍缩短3个月。三是压缩企业开办环节。企业开办环节由5个减少到2个;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工商登记;大力推行公章在线刻章;银行开户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四是全力推进优惠政策兑现。共受理495家企业、937个奖补申报,统一兑现各类奖补资金7880.77万元。五是以“服务无上限”的标准实施精细化服务。全力实施前台“一窗受理”、中台指导流转、后台“审批出件”模式,使审批事项从“多次办”变为多个项目“一起办”,群众办事由“腿跑断”变为“一次办”;落实“5+2”政务服务新模式;帮办代办、“双向快递”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共有31个部门单位的252项实行“双向快递”,今年办理快递邮寄证照和批文5600件。
(三)勇于担当作为,大胆创新补齐发展短板
一是大胆探索实践“法无禁止即可为”。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变“守关”意识为“通关”意识,变习惯性“亮红灯”为想法“开绿灯”。大力推行“容缺+承诺+信用”审批机制,加快办理进度。二是积极再造流程,只要无法律法规依据的环节,按照“轻审批、重监管”的思路,已将104项现场勘验中取消34项,下步将根据勘探的实战情况进一步取消部分无法律法规依据的现场勘验。三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促进行政审批智能化、网络化、数据化。已先后实现了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秒批”事项达已56个,预计年底可实现80个;90个审批服务事项可通过市民“电子卡包”获取电子身份证;进厅行政事业收费已实现扫码“秒付”缴费。
(四)严把交易关口,规范交易行为
一是严把交易项目备案受理和招标文件会审关口。依据法律法规,严格审查项目备案受理要件,明确容缺受理标准,及时贯彻落实新发布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杜绝招标人排斥潜在投标人或变相以品牌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行为。二是积极推行电子交易系统。目前已在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监理项目中实现了电子交易。三是严格落实上级简政放权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将工程项目项目投标保证金上限由80万元,下调到50万元;2019年7月1日起取消了政府采购项目投标保证金,在招标文件中取消了建设工程项目合同备案相关条款。同时,调整完善了我区公共资源交易联席会议制度。
(五)抓好主题教育,注重教育实效
一是学习教育入脑入心。通过自学和读书班集体学习等形式,学习主题教育系列内容。二是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确定5个调研专题,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深入基层一线,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三是检视问题全面深入。通过立足岗位自己找、听取意见群众找、谈心谈话互相找,建立问题清单。四是整改落实措施有力。坚持问题导向,切实通过立说立行、即知即改的行动,一一进行整改,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五是丰富主题教育形式。组织116名流动党员建立临时党支部,实现窗口党员的主题教育不掉队、不缺席、全覆盖;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创建活动,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积极开展演讲比赛、合唱大赛以及主题党日活动等;将主题教育与机关品牌建设相结合,投入近十万元打造学习园地、党建墙和360平米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宣传长廊,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