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2018年青岛市即墨区民政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18-03-01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即墨全面融青发展的起航之年。全区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突出改革创新、推进依法行政,强化基层基础、规范管理服务,进一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加保障、更可持续,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区、争当全省区域发展排头兵、打造支撑青岛未来发展的重要一极作出积极贡献。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准确领会把握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理论、重大观点、重大举措,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坚定不移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领袖权威,坚定不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有关民生民政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认真研究新时代民政工作的定位、特点和规律,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落实到各项民政工作之中。

加强学习教育。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民政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采取集体学习、分组研讨、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用好“灯塔—党建在线”、干部网络学院等媒体平台,突出学习重点,确保学习效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使各项民政工作符合新时代要求、符合十九大精神、符合人民期待。

二、社会救助和救灾减灾备灾

推进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落实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物价联动机制,实施城乡低保并轨,自2018年4月1日起,我区城乡低保标准统一调整为每人每月660元。实施新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提高供养水平。提升城乡低保管理水平,做好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加强镇街调查审核,落实“三个公示”,确保救助对象准确、高效、公正认定。开展救助政策实施效果和救助资金落实情况督查,加强社会救助诚信体系建设。

完善医疗、临时救助制度体系积极开展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工作,实施困难居民“刚性”医疗支出“兜底救助”,构建起多层次、分类别、精细化的医疗救助制度体系,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畅通紧急救助绿色通道,发挥救急难作用。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晓度,接受社会监督。

推进救灾减灾备灾工作。实现应急救灾向常规救灾转变,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组织开展第十个国家防灾减灾日系列宣教演练培训,指导各镇街做好汛期减灾备灾和应急救灾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开展2018年今冬明春受灾困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

三、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抓好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养老服务体系,推进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为居家老人提供配餐送餐、助洁助浴、家政护理等服务全面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集中整治行动,确保养老服务机构合法、安全、高质量运营。

推进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大智慧养老平台推广应用力度,大力发展“互联网+养老”模式,推进养老机构、社区和医疗护理机构协同信息服务。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提升农村养老综合服务能力。完善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为全区80-89周岁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200元高龄津贴,90至99周岁老年人高龄津贴由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1200元。

开展爱老敬老助老活动。广泛宣传惠老政策,选树孝亲敬老和老年人先进典型,弘扬敬老爱老社会风尚,促进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继续开展第三周期“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组织以“敬老爱老助老”为主题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老年文化活动,推动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山东省优待老年人规定》和《青岛市优待老年人规定》,积极开展“一法一条例两规定”落实情况执法检查活动,继续开展老年公益维权示范站创建工作。认真做好老年人维权信访工作,深入开展老年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和走访慰问老年人活动。

加快慈善事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慈善法》,加强慈善组织规范化和公信力建设,提高慈善冠名基金的影响力和参与度。拓宽募捐渠道,优化募捐结构,切实抓好“慈善一日捐”和日常捐款。加强慈善资金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基层政权和城市社区建设管理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依法做好第十二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村(居)委会班子。加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居)民小组长、村(居)民代表队伍建设,推进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居)民小组长、村(居)民代表推选与村(居)委会选举同步开展。推进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切实提高城乡社区治理水平。

做好村(居)委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予工作。根据民政部统一部署,开展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予工作,进一步推进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提升城乡社区服务水平。

深化城市社区服务。开展城市社区规划工作,构建布局科学、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社区建设格局。举办第三届邻居节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为社区居民提供增进了解、联络感情、融洽邻里关系的平台,切实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

五、双拥和优抚安置

做好双拥共建工作。推进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式发展,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圆满完成新一轮山东省双拥模范城检查考评。全面落实各项政策,解决好驻即部队官兵“后院、后代、后路”的新问题、新情况,为强军改革提供有力支撑。坚持军地互利共赢,积极协调军地双方互办实事,加强国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广泛开展走访慰问、送文化进军营等拥军慰问活动,筑牢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社会化拥军格局。

完善优抚保障服务体系。严格执行抚恤优待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不断完善“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切实解决优抚对象医疗保障问题。加强优抚信息系统建设,定期开展优抚对象数据核查,实现优抚数据动态管理。完善优抚对象联络员制度,扎实做好孤老残障优抚对象供养工作。实施重点优抚对象困难救助,做好优抚对象危漏房改造修缮,为全区重点优抚对象进行健康查体。继续做好烈士公祭、群众性纪念活动及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对革命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充分发挥整体效能,激发群众爱国热情。

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政策。贯彻落实《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意见》,确保政府计划安置退役士兵安置上岗率达100%。积极扶持退役士兵自主就业,确保参训率达100%。落实退役士兵自主就业一次性补助金政策,确保补助金及时足额发放。

提升军休服务管理工作水平。全面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加强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建设,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度,设立顺河安置区服务工作站,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进所入户,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推进和谐军休家园建设。加强军休文化建设,组织好“八一”建军节、九九老人节等重要节日期间走访慰问老干部工作。

全面做好军队退役人员有关工作。继续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和权益保障工作,实现走访、解决问题、落实政策全覆盖。积极开展以为部分军队退役人员解决实际困难为主要内容的关爱活动,及时研究解决涉军群体实际困难的方法措施。加强涉军人员网格化管理,全面夯实涉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基础。完善网格员联系军队退役人员制度,及时掌握军队退役人员思想动态,将涉军维稳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位,确保全国“两会”及重大活动期间不发生到省、进京非访和聚集“丢丑滋事”现象,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六、社会组织管理和社会工作

激发社会组织内在活力。做好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的后期工作,实现政社分开,提升社会组织依法自治水平。加大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推进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工作。引导社会组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加强自身建设。开展社会组织“四平台”建设(社会组织公共管理平台、社会组织孵化平台、社会组织信息沟通平台、志愿者及专业社工培养服务平台),建立起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体系。

强化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明确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综合管理部门职责,在降低社会组织登记门槛的同时,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开展社会组织集中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机制,依法查处非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各类违法行为。

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引进专业社工机构,创新“四社联动”服务机制。推进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和志愿服务,开展即墨、青岛、齐鲁三级和谐使者评选工作,培育更多民生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指导开展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和继续教育培训,发挥社工人才在社会工作各领域的专业能力和督导作用组织开展国际社工日宣传活动。

七、专项社会事务管理

深化殡葬改革。严格执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惠民殡葬政策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惠民殡葬项目。实施殡仪馆升级改造工程,启用区公益性怀念堂,提升规范化服务水平。推进移风易俗,加大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治理力度,进一步规范农村红白理事会的行为,倡导既尊重传统文化、又简化操办流程的新风尚。做好春节、清明和农历十月初一等节日的安全祭扫工作

规范婚姻管理。贯彻民政部《婚姻登记工作规范》,落实《青岛市婚姻登记员行为礼仪规范》,深化“情系新人”品牌创建活动,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和精细化服务,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婚姻指导、法律咨询、离婚劝导及收养登记评估等工作。

加强流浪乞讨救助管理。筹建区流浪乞讨救助站。完善流浪乞讨人员发现机制,建立健全长期滞留我区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转介、安置等工作机制。继续完善24小时救助网络体系,做好旅游季节、冬季和重大活动主动救助工作。

深化区划地名工作。推进撤镇设街道办事处等区划调整工作。完成《即墨地名规划》,做好部分道路的命名更名工作,提高地名命名更名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标准化水平。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和谐走廊”创建活动,做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维护边界和谐稳定。

加大困境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全面落实《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分类关爱救助困境未成年人,提高孤儿生活保障标准,确保困境未成年人及时得到关爱保护,形成全社会关爱困境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八、民政综合能力建设

加强民政法治建设。贯彻落实《青岛市民政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积极开展普法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做好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及备案工作,开展规范性文件修订、合法性审查等工作;按时开展新增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年检等工作。

加强民政宣传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突出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完善民政宣传工作网络,加强对民政先模人物和事迹的宣传,弘扬民政系统优良传统。大力宣传“枝叶关情惠民善政”民政服务品牌,陶冶干部职工情操,营造浓郁的民政文化氛围。突出抓好信息报送,坚持质量第一,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搜集编报信息。加强舆情监测与舆论引导,积极主动回应公众关心、领导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抢占舆论制高点,讲好民政故事,增强宣传实效。

加强民政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机关文化建设,强化“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抓好精神文明创建与业务工作创新结合,坚持“重在活动,重在建设”,在慈善公益、优抚安置、双拥共建、社区服务、社会工作、社会组织、扶贫济困、为老服务、救孤助残等方面,更好地为群众谋福祉。强化民政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建设,丰富创建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加强民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学习贯彻《网络安全法》和《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完善网络安全规章制度,按照“谁开发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全面推进信息系统的等级保护制度,杜绝网络安全事故。继续抓好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率。

加强民政系统督查评估工作。对民政系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管理使用重大资金、实施民政设施建设项目等重点领域,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实现预防关口前移,确保上级各项工作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推进民政信息公开。积极做好综合评估工作,以评估促改革、促落实,推进民政工作创新发展。

加强民政系统安全、应急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安全生产工作要求,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强化行业监管,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和安全督查,确保全区民政系统安全无事故。加强应急值守,严格落实政务值班制度;以提高突发事件防范和处置能力为核心,夯实应急管理基础,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九、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信访工作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决策部署,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局党委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彻落实从严治党实施意见,从严抓思想教育、从严抓治党管党、从严抓执纪监督、从严抓选人用人、从严抓作风建设、从严抓惩治腐败,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突出政治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强化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干部监督和日常管理,认真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规定,健全民政系统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全面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专题素质和能力。

做好民政信访工作。制定《全区民政系统重大活动期间信访稳定工作预案》,成立民政系统信访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挥信访稳定工作。严格落实各项信访制度,认真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加快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抓好重大活动期间的信访值班接待工作,扎实做好来访接待和网上信访办理,加大对信访事项督查落实力度。引导群众依法逐级走访,强化和落实属地化管理,加大按照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事项的推进力度。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