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转型
发布日期: 2021-10-05

2011年12月27日至29日,中共即墨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即墨宾馆举行,明确提出了建设“江北特色商贸名城”的奋斗目标,为延续千年商都——即墨市场商贸业发展描述了宏伟蓝图。2012年以来,即墨市委、市政府根据青岛市十大产业聚集区之一的商贸物流聚集区落户即墨的产业规划,着眼于商城、古城、新城三城联动、建设特色精品城市的战略部署和市场商贸业整合提升的实际需要,确立了规划建设35平方公里的中国即墨国际商贸城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通过市场商贸业的强力带动,推动区域内的居住、教育、医疗、休闲、商务、办公、旅游等产业联动发展,形成以商贸为特色和支撑的新城区。

2013年,总投资约5亿元的即墨服装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实施,商铺改造、卫生间迁移、增设货梯等内部改造于2013年3月份投入使用,促进了市场的布局优化和环境改善;办公区改造、AB连廊改建、南立面扩建等项目于年内相继改造完成,市场新增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实现了市场的发展空间拓展和形象功能提升;通过科学规划楼顶停车场、改造南广场、增设外地客商免费停车场,新增停车位800余个,使市场停车位达到2000余个,有效缓解了市场停车难的问题。目前,市场总建筑面积达到36.5万平方米,商铺总数达到9000个。

2014年1月,《关于加快国际商贸城建设重振江北商贸名城雄风的议案》,被列为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一号议案”。为认真贯彻落实青岛市重点经济功能区发展规划和即墨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加快国际商贸城建设重振江北商贸名城雄风》一号议案,按照市委、市政府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特色精品城市的战略部署,即墨市委、市政府组建了即墨国际商贸城党工委和管委,全面推进即墨国际商贸城规划建设。2016年1月,市委、市政府对国际商贸城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完善,国际商贸城管委与市场建设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市场建设服务中心党委调整为隶属国际商贸城党工委领导。

即墨国际商贸城党工委、管委成立后,紧紧围绕“打造江北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商贸名城”的总体目标,深入实施“产城一体”发展战略,按照“三规合一”的要求,在35平方公里的范围规划了现代商贸区、智慧物流区、站前商务区、生态生活区、商业服务区、生产研发区、马山自然保护区等七大功能区域,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智能仓储、电子商务、电商金融、跨境贸易等新型产业,先后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确定为“中国纺织服装创新示范基地”,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被省商务厅认定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被青岛市发改委评为“特色服务业集聚区”,被中国商业联合会商品交易市场委员会评为“全国先进市场管理委员会”,被中国市场学会批发市场发展委员会评为“全国十佳市场管理委员会”,国际商贸城服装小镇被山东省发改委确定为首批服务业特色小镇试点单位。2017年7月份,省重大工程推进办公室新旧动能转化重大工程工作简报刊发了《从即墨国际商贸城发展看实体经济的“四化”转型》信息专报,孟凡利市长对此作了重要批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十年风雨兼程,历代市场人同舟共济,即墨市场由服装市口的一叶小舟,成为百舸争流、乘风破浪的航母级市场群。中国即墨国际商贸城这艘大船,正满载着全市百万人民的希望和梦想,乘风破浪,高速远航。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布局科学化、设施现代化、管理规范化的商贸物流聚集区将在即墨城区西部强势崛起。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