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张伏山(1910~1987),名存恒,号横河老人,即墨城阁里村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著名指画家、国画家。
张伏山9岁入私塾读书,16岁毕业于县立职业小学,期间他爱上诗词、绘画。1934年到济南私立书画社学习绘画,拜关松年、关友圣为师,学习国画。后又赴北京华北大学艺术教育系学习,旁听李苦禅的美术课。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回到故乡。1939~1943年,他先后两次在青岛举办个人画展,他的画引起了青岛书画界的注意。从此,他一面教书,一面作画,绘画技巧日益娴熟。他的画既博采众家之长,又独具一格。他在杂记中写道:“我是专门学石涛、石溪、梅青、马夏和近代张大千、善仔的,由笔画转习指画,将新旧线条结合起来。景物以黄山、崂山、泰山、桂林为主材料,笔墨全是石涛、张大千变化而就。或有点成就,大胆名曰‘横河画派’,也可以说是崂山画派。”
1964年,张伏山完成大型指画《东崂探胜》,画幅为三丈多长的横卷,画面生动再现了从王戈庄到梯子石的崂山名胜古迹,构思巧妙,指法细腻,浓淡相宜。著名画家李苦禅为此画题跋称:“名胜技法,堪称双绝”,并称赞说:“伏山的指画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1979年张伏山被分配到即墨县文化馆从事专业美术工作。他虽已是古稀之年,但精力十分充沛,焕发出比任何时候都旺盛的创作热情。这期间,是他一生中绘画艺术的高峰,他去崂山、登泰山、游黄山、赴桂林,画了上千幅山水画。他在一首题画词中写道:“人瘦如鹤,指墨淋漓落,岩石龙松欲活,月照大海浪恶。独立矶头高歌,广寒仙子婆娑,疑是舞袖招我,人间天上共哦。”
张伏山很注重文学修养,得空就手不释卷地研究古典诗词,所以,他的题画词豪放、浪漫,具有自己的特色,他收在《樗散庐诗词题跋草稿》中的800余首诗词,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他的指画、国画,先后流传于中国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
1987年9月14日,张伏山病逝于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