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盟旺山庙会
发布日期:2021-10-08

《盟旺山庙会》,始于清朝中叶,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它从最初单纯个体随意的许愿活动,逐渐演变成集商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大型民间集会。庙会除了传统的祭祀、叩拜仪式,杂耍、小吃、传统工艺等活动之外,还有歌舞、即墨柳腔表演等。成为“传统活动为基础、文化活动为主体、商贸活动为辅助”的大型民间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九,集会人数多达几万人。

古人认为“盟旺山是即墨县脉之所出”。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载:“盟旺山,县东北六里,县脉自此出。按:镜容山一曰“继盟”(今并于后庵街,民国时废圮)。县脉来自盟旺山,于此筑土树石,以继其脉。谓之“镜容”者,山小而圆,如镜容也。邑人许志久有堪舆家诗,云:初开墨水列三关,气取劳峰在巽间。盟旺马鞍震兑位,灵浮主案坎离班。乾方流水坤宫去,艮位爻虚寅上间。借取六鳌心内土,修成八足镜容山。

关于盟旺山庙会由来的传说,有几个版本。一种说法与田横有关,说的是田横兵败后来到即墨,迷失路途,焦虑中遇到了一位年轻猎人,猎人非常敬仰齐王,一直把他们送到“岛里”,分手时,齐王恳请猎人为他筹集食物草料,猎人点头应允。后来,在运送粮草时,猎人中了汉军埋伏,不幸战死,埋葬在一座山的极顶。因这位青年名叫盟旺,这座山就叫做了“盟旺山”。 另一种说法是很久以前,一位起早赶集的少年,救了一位酒后醉倒现了原形的狐狸,两个在山上盟誓结为兄弟,以后相互照应,相互救援,演绎了许多美丽的神话。后来人们在山上建庙,祭祀义兄狐大哥。时光荏苒,后人称狐大哥为“胡三太爷”。星转斗移,朝代更迭,但山上香火明灭,从未间断。

平日,盟旺山是市民休闲采挖野菜、药材的好去处,也是晨练健身的好场所。每年农历正月十九日庙会之日,这里成了欢乐的海洋,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聚会,各路商贾云集贸易,民间艺术活动荟萃。人们凭吊、祭祀、缅怀,寄托情思,祈求幸福平安;亲友相会,交流情感。

山会期间,有歌舞表演、即墨柳腔表演、武术表演及各类杂耍,愉悦了群众身心,陶冶了人们情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其迷信色彩日渐淡化,凸显了文化价值。盟旺山庙会,是即墨民间重要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