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当前位置:
蓝村镇:让美丽乡村“形神兼备”
发布日期: 2016-03-30

    初春时节,穿梭于蓝村镇各个村庄,硬化背街小巷、浆砌排水沟、植树增绿……到处一派繁忙景象。“街宽、巷净、人美,一句话,俺村哪里都美,过段时间太阳能路灯安上还会更美!”正在村头路边帮忙植树的郭家屋子村村民刘芳语气里满是骄傲。
    年初,全市“美丽乡村”动员大会后,蓝村镇迅速行动,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办公室,统筹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创新开展“五项治理”行动,推动农村软环境提档升级,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美丽乡村图景正泼墨挥毫,宜居宜业田园小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硬化、绿化、亮化,乡村展新颜

    “美丽乡村首先是村容村貌整洁,环境宜业宜居。”谈及对美丽乡村的理解,青岛市政策研究室副处长、郭家屋子驻村第一书记戚超如是说。“今年我们投资10万元,栽种了包括白玉兰、百日红、法桐等苗木近3000棵,下一步将安装覆盖全村主街道的太阳能路灯,美丽乡村建设咱不能落后。”
    “这下好了,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踩一脚泥回家了。”城后村村民由吉寿望着眼前正在浆砌的背街小巷脸上露出会心笑容。
    “这条小巷的完工标志着全村9条大街13条小巷的硬化工作全部结束,接下来是主大街沥青铺设、排水沟整治、绿化树种丰富……美丽乡村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慢慢规划。”对于村庄的整体规划,城后村党支部书记由绍国了然于心。
    据了解,今年蓝村镇继续实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程,着力抓好村庄硬化、绿化、亮化、改厕治污工作,经过前期摸底调研,今年计划硬化背街小巷93万余平方米、主街道23万余平方米,改厕14600户。为调动村庄建设积极性,蓝村镇还将实行1:1配套奖补政策,仅背街小巷和主街道硬化计划奖补2000余万元。
    此外,早在2月24日,蓝村镇就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办公室,统筹环境卫生整治、特色镇村培育与管理,村庄改厕和背街小巷硬化政策规划、技术指导等相关工作。“办公室将设立荣辱台和‘美丽蓝村’微信平台,聚焦先进,曝光落后,在全镇营造‘赶超比’的建设氛围,让乡村展新颜。”办公室主任纪玉臻说。

    文化+产业,塑造精品示范村特色

    “泉文化、河文化、官道文化和祠堂文化是王演庄南村和北村最大的特色,也是村庄的灵魂所在,要留得住乡愁就必须挖掘这四种文化的价值。”谈及未来村庄的发展方向,王演庄南村党支部书记孙克言直言传统文化不能丢。
    “既要挖掘历史,传承传统,也得让百姓有活干,有钱赚,所以根据村庄特色培育现代产业必不可少。”王演庄北村村主任毛德忠附和道,虽然村庄建设规划还没有出来,两村联手打造的集旅游,采摘为一体的江北水上古城的思路出奇一致。
    “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产业的理念,我们聘请了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标准编修建设规划,届时,特色鲜明、古文化与现代产业交相辉映的精品示范村将引领蓝村镇美丽乡村建设。”副镇长孙方良说。
    据了解,蓝村镇将投资6300万元着力打造王演庄南村、王演庄北村、前白塔村三个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目前三村庄的规划设计正紧锣密鼓筹备中。

 “五项治理”,让村民享受城市管理与服务

    “美丽乡村不仅是生态环境宜居,硬件设施齐备,还应包括村庄运转协调、安全生产条件良好、村庄治安稳定等软实力,让农民享受到城市的管理与服务。”在近日召开的蓝村镇“五项治理”行动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上,孙方良说。
    据介绍,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蓝村镇在“基层班子、安全生产、信访维稳、违法占地、村务财务”等领域创新开展“五项治理”行动,并与村庄签订目标责任书,推动农村工作提档升级,打造“村领导劲儿往一处使,群众工作生活环境安全有保障,村务公开透明,街清路净”的软环境,建设内外兼修的美丽乡村。
    “‘五项治理’一定会让村里的工作越做越细致,责任越来越明确,这样我们办事也会越来越方便,生活越来越顺心。”虽然“五项治理”行动刚开展不久,由吉寿已从细微变化中感受到了行动的力量。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