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鳌山卫街道,隶属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地处即墨区东部,距青岛市区30公里,即墨城区20公里处。全街道陆域总面积108.8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9.8公里,拥有大管岛、小管岛等11个岛屿 。2022年,鳌山卫街道辖区总人口58416人。鳌山卫街道辖2个城市社区、8个行政村, 街道办事处驻鳌山卫街道莱青路17号 。
历史沿革
鳌山卫驻地在元代以前是一个依山傍海的村落,因村内有一小山形似“鳌”而称鳌山。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徐辉祖派指挥佥事廉高在鳌山筑城设防,设鳌山卫,辖后所雄崖守御千户所、前所浮山备御千户所,及中所三所,集军事指挥与行政管理于一身。
公元1725年(清雍正三年),省撤都司,鳌山卫归莱州府督理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裁鳌山卫属地归并即墨县(1953年,鳌山卫城门和部分城墙拆除,随之,大部分古迹毁损,今仅存遗址)。
鳌山卫现辖地,明、清时属即墨县海润乡。
民国时期,先后属即墨县海润区、第二区。
1945年即东县人民政府设鳌山区,1946年8月,与汤泉区合并为汤鳌区。
1949年改为即东县鳌山区,1950年改称第九区,1955年8月又改称鳌山区。
1958年撤区,成立人民公社,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鳌山人民公社,西部为白庙人民公社。
1961年,撤销白庙人民公社,归并于鳌山人民公社。
1972年10月,鳌山卫西部再度析出,成立白庙人民公社。
1984年4月,鳌山人民公社改为鳌山卫镇。
1998年4月,将白庙乡(原白庙人民公社)并入鳌山卫镇。
2012年12月,撤销鳌山卫镇,设立鳌山卫街道至今。
荣誉称号
2020年7月,鳌山卫街道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国家卫生镇”荣誉称号。
2020年12月,鳌山卫街道被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授予“干事创业好班子”荣誉称号。
2021年6月,鳌山卫街道被中共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021年8月,鳌山卫街道被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授予“2018-2020年度青岛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2年8月,鳌山卫街道入选山东乡村振兴优秀案例(镇域)名单。
位置境域
鳌山卫街道东和东南濒临大海,海阔水深,岛屿罗嵌;西南环依群山,兀峰重峦,幽谷涧深;北部与温泉街道接壤;西与龙山街道交界;南连崂山区。街道驻地位于西里村,南北最大距离12.4千米,东西最大距离14.8千米,陆地总面积108.94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9.8千米,海域总面积2200公顷,滩涂面积2130公顷。国家二类开放口岸鳌山港通航各地,莱青路、蓝鳌路及鹤山路3条主干道纵横穿越,滨海大道连接大青岛南北,青龙高速疏港连接线(问海路)连通滨海公路、莱青路、蓝鳌路、鹤山路,将鳌山卫东部沿海与西部山丘区连成立体交通网络,距青岛市区30公里、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约50公里、即墨城区20公里、即墨北站25公里。
气候
鳌山卫街道属低山丘区暖温带季风性海洋气候,特点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2.6℃,年平均降水量600—8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602.4小时。
水文
鳌山卫街道域内河流多属山洪河道,均直流入海,有大任河、上庄河、新民河、射箭口河、水泊河、鳌角石河、南泊河、沪沱河、后寨河、官场河等10余条河流,河道总长达50余千米,流域面积100余平方千米。
鳌山卫街道拥有山、林、岛、港、滩、湾等自然旅游资源。近几年来,街道将以扩大和提升对外旅游知名度为重点,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抢占发展新机遇。境内有国家3A级景区——鹤山风景区,山东省景区化村庄——鳌角石,江北最大梅花产业基地——梅花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