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鳌山卫街道地处青岛蓝谷核心区,自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建卫至今已有600余年,一直是重要的海防要地。街道东濒黄海,西接龙山街道,北临温泉街道,南依崂山区,地势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海阔水深,岛屿罗嵌。西北有天柱山、四舍山,西南有鹤、马二山,东南有凤凰山、高山、鹰嘴山,海拔均在150~300米。山体系火成岩,上部坡度在30°左右,下部坡度较缓,多为梯田,山间地势平坦,形成较宽的通道,踞此向北可达胶东腹地,向西进入胶潍平原,向南通往青岛,是山东半岛重要门户。近岸海底为沙质,滩头平缓绵长,海湾内养殖业较发达,有海带、扇贝等。
鳌山卫街道下辖8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5.9万余人。辖区陆域总面积108.87平方公里,海岸线19.8公里,拥有大小岛屿5个。下辖8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5.9万余人。1388年,徐辉祖派指挥佥事廉高在鳌山筑城设防,设鳌山卫,辖后所雄崖守御千户所、前所浮山备御千户所,及中所三所,集军事指挥与行政管理于一身。1725年,省撤都司,鳌山卫归莱州府督理。1734年,裁鳌山卫属地归并即墨县。民国时期,先后属即墨县海润区、第二区。1945年即东县人民政府设鳌山区,1946年8月,与汤泉区合并为汤鳌区。1949年改为即东县鳌山区,1950年改称第九区,1955年8月又改称鳌山区。958年撤区,成立人民公社,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鳌山人民公社,西部为白庙人民公社。1961年,撤销白庙人民公社,归并于鳌山人民公社。1972年10月,鳌山卫西部再度析出,成立白庙人民公社。1984年4月,鳌山人民公社改为鳌山卫镇。1998年4月,将白庙乡(原白庙人民公社)并入鳌山卫镇。2012年12月,撤销鳌山卫镇,设立鳌山卫街道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