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坦村路口有商贩占路经营。”5月26日一大早,田横镇北坦村包村干部时湛远就把这条信息发到了微信群里,并附上图片。镇行政综合执法中队队员看到信息后,立即赶到现场处理。“微信群使信息及时传递,问题处理快得很。”时湛远口中的微信群是田横镇党委于今年3月下旬建立的。短短几个月,这个小小的微信群为全镇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高效为民办实事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以前,干部有没有走村入户,下去了做了些什么,群众反映如何,大家难以知晓。我们站在“互联网+”大的社会背景下,建立机关干部微信群,要的就是‘有图有真相’,用事实说话,真正把工作做到实处!”田横镇党委副书记蓝传强告诉记者,机关干部微信群的建立,不仅是镇党委深化“双基双民”工作的新举措,更是倾听群众呼声的新载体。通过实时上传图片和文字信息,信息交流共享更便捷了,工作效率更高了,工作实效更明显了,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劲头更足了。 “朱鲁管区书记隋信海在王家村组织党员群众座谈会,商讨如何更好地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包村干部孙富强和大桥村党支部书记胡国骁正在低保老人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卧龙村的舞蹈队员正积极准备镇广场舞大赛,并要求镇上请文化部门进行广场舞培训指导。”记者浏览微信群发现,一张张真实生动的图片,一条条具体实在的文字信息,把机关干部的动态全都串联了起来。小小的微信群俨然成为了一个汇集信息的大平台。“信息动态大家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共享,同时还能了解到其他站所相关工作内容。“村村通”道路建设工作我以前都不了解,但看到镇村服务中心同事发的现场图片和信息,就一目了然了。”镇党政办科员王增雪颇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微信群的“快捷”功能直接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工作效率。“新安村民反映宅基地批复问题。”在看到这条信息后,分管副镇长乔仁生立即回复:“全市的村庄分为四类,处于滨海公路2000米范围内属于一类村庄,一律不予审批民房,二三类村庄原则上只能在村内堵豁、翻新,四类村庄可以审批民房。我镇沙戈庄、新安、抬头、大桥村庄属于一类村庄,因此不能审批宅基地。针对群众住房需求,我镇正积极建设农民经济适用房,希望包村干部遇到此类问题也这样回复。”群众看到微信上如此解释,都表示理解了。同时,乔镇长的答复也为其他干部解答农村宅基地问题提供了参考。 “借助微信群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村民都盼着我们下去啊!”田横镇人大主席孙竹香由衷地告诉记者。前几天,她到抬头村督查环境整治工作,发现现场环境比较脏乱,立即拍了照片上传到微信群。农业和生态办工作人员看到后,立即采取行动进行整治,现在抬头村的环境好多了。在干部们的广泛走访中,涉及社保、教育、民政等各方面的问题,大家都通过微信群及时承办、交办、答复,为群众解决了不少问题。 记者还了解到,镇里年纪大一点的干部以前只用手机打电话,短信都不怎么发。知道有了这个微信群后,有些年纪大点的也要求加进来,用微信晒自己的工作。“做好群众工作要讲求方式方法,更要有实效。相信在微信群能使我们能为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信访办48岁的干部韩新刚这样说道。(辛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