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田横镇依托学校较为完善的功能场所、爱心群众等育人资源,与家庭的沟通联系,自觉承载社会教育责任,积极延伸学校教育链条,努力链接家庭教育环节,营造出了全方位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和帮助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一.构筑载体,拓宽学校教育渠道
开展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有相应的育人载体作保障。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努力,辟建出了富有特色的育人渠道。
一是着眼家教水平提高,共同创办好家长学校。针对学生家长职业成份复杂、缺乏正确教育孩子方法的实际,各校聘请知名老教育工作者担任学校顾问,并定期交流研讨,使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明显提高。今年以来,已培训家长500多人次,有多人被评为市级好家长。
二是着眼理想信念树立,共同开设教育辅导站。组织学校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担任义务辅导员,组建了理想信念引导组、“问题”娃娃帮教组,定期为他们讲革命故事、忆创业历史、谈人生价值。目前已使40多名未成年人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也都发生了根本转变。
三是着眼意志品质磨砺,共同辟建农事体验基地。针对未成年人多为家中“独苗”,受宠爱有加、受挫折不足的实际,我们利用学校内的空地,积极辟建农事体验基地。今年,全镇各校先后组织2000多名学生,到体验基地耕种农田、植树、育蔬菜秧苗。经过锻炼,孩子们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砺和增强。一位家长感慨地说:“以前,孩子干点活就喊累,连自己的袜子都不愿洗,经过锻炼,也愿做家务了。”
二、丰富活动,突出学校教育针对性
参加学校课外活动是未成年人接受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该镇结合课外活动特点,围绕增强主人意识,开展公益活动;围绕培养传统美德,开展关爱行动;围绕激发爱乡情感,开展感受活动。有效增强了增强了公益意识、主人意识和广大未成年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责任感。
三、活化方式,增强社区教育吸引力
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关键在于适合“胃口”。几年来,我们积极改进育人方法,坚持给孩子们最需要的,做孩子们最盼望的,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
一是因需施教,给孩子自由学习和特长发挥的空间。辖区学校与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金色双休日”活动,全天候开放学校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活动场所。二是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接受教育。三是情景再现,使孩子们在换位思考中改正不足。今年,一些小学生出于好奇,经常在午休期间,到居民区按门铃玩耍,居民反映强烈。该镇通过开展“你演我,我扮你”生活角色换位游戏,使孩子们体会到了居民的烦恼,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截止目前,全镇已开设假日课堂10个,先后组织家庭越野赛、拔河赛、卡拉OK赛等活动20余次。
田横镇 王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