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背景
据统计,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村新改建农村公路11.8万公里。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上升和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交通运输形成一系列的交通安全隐患。主要问题:一是农村地区人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不高。由于农村地区老龄化趋势加剧,人口老龄化结构比例提高,加上农村地区人口教育水平相比于城区人口来说,教育水平不高,接受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机会较少,对大多数农村老年人来说,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法规、知识几乎是闻所未闻,对于如何规范行驶、合理避让缺乏了解,违法违规现象较为突出。二是农村老年代步车、电动三轮等非机动车管理缺乏有效性、规范性。绝大部分农村非机动车上路无需牌照,购买即可上路,违法成本较低,查处监管难度大。绝大部分驾驶者也未经过专业培训,不掌握基本交通安全常识,随意闯红灯、长期占道、横穿、逆行、违停等现象普遍存在,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较大的人身安全伤害,而且由于老年代步车没有牌照,驾驶者不愿也无法购买保险。同时,大部分老年代步车企业在生产、销售等方面存在不合法、不规范的问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安全性差,相关制造、销售市场准入和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二、对策建议
(一)全面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讲力度,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相关部门通过加强交通安全宣讲,统筹社区、村庄、学校等各级各方力量,通过开展交通安全宣讲、交通安全警示教育、拍摄交通安全短片、张贴交通安全警示标语和宣传海报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的宣讲交通安全知识,全面提升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打牢群众安全意识基础。
(二)全面加大对老年代步车等非机动车的管理。一是建全老年代步车市场准入和监管机制。对新购老年代步车进行登记、挂牌,建立相关信息入网建档规范,严禁不合格的老年代步车进入市场,淘汰不合格不安全的产品,加大查处监管力度,堵住问题源头。二是充分全面排查掌握老年代步车数量、状态等情况,结合排查开展一次全面交通安全教育。三是加大对老年代步车的管控力度,加强对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排查。对于老年代步车驾驶者,细心引导劝解、说服教育为主,必要时可采取轻微罚款等方式强化监管力度。四是政府相关部门联合保险机构试点推广老年代步车相关人身安全保险,为农村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