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11-16
收藏
纠错 建言
文号 会字第47号 年度 2023 类别
委员姓名
工作单位
承办单位 青岛市即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附议委员
文号 会字第47号
年度 2023
类别
委员姓名
工作单位
承办单位 青岛市即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附议委员
提案内容

三年疫情给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疫情逐步放开,我们的经济会有一定时期的缓冲低迷期,开工不足、新项目延迟开工、相关劳动力紧缺等现实的问题需要政府加强调控引导,而优化营商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剂。目前营商环境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政策不可持续性、兑现不及时。为了支持企业发展,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企业扶持政策,并且各地的政策差距较大,竞争激烈。由于财政资金等原因,补贴跨年兑现、打折兑现等现象不能起到激励企业的作用,例如2021年的政策到现在仍未完全兑现,影响了企业的信心和政府的公信力。 

2.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在新冠疫情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外向型企业的物流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等生产要素成本上涨是拉低企业利润率的主要因素,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甚至破产危机。 

3.人才短缺问题仍然严峻。如半导体材料、新能源以及轨道交通等新兴行业企业表示人才短缺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部门服务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创新性。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与税务、工商等部门业务交集很多,目前很多业务仍旧难以做到一次办好,窗口单位存在“找熟人、打招呼”才能加速办理的现象;办理流程按部就班,针对特殊情况不能进行容缺办理,需要企业多次跑腿;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以章程条目为本,而不是以企业真实诉求为根本出发点,对服务对象的“温度”不够,企业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仍难以找到合理的解决路径。 

二、意见和建议 

1.树牢服务理念,提升为企服务效能。强化政府担当作为,多走进基层,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困难,多组织辖区企业观摩学习会议,既能有针对性的帮助企业,又能增加辖区资源共享利用率,发展上下游企业,开展集拼等业务降低企业成本。把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回应企业关切、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载体。业务尽量实现线上办理、一次办好,并在线上及时更新办理流程,让企业掌握业务的最新进展,提升体验感。针对特殊问题,“容缺办理”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温度。 

2.科学决策,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部门在研究出台招商引资扶持政策时,应做好科学、专业的论证和测算,应以支持企业长足发展为目的,兑现时间灵活,可季度或半年兑现,简化兑现手续,真正为企业的发展助力。同时,政府应搭建多层次本地企业产品使用场景平台,推广本地企业产品,一方面将本地优质资源与好的产品相结合,另一方面为企业开发出新的利润增长点。 留住企业的不是政策补贴,而是城市综合软实力,应创造出更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和沃土。 

3.多渠道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政府牵头,会同银行、国企等设立中小微企业纾困基金、跨境电商基金、企业融资平台、债券等专项基金,适当降低企业申请门槛,降低资金使用成本,解决企业资金问题,扶持企业发展。 

4.多措并举,加大人才招引力度。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人才问题是一直存在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有新的行业和专业出现,政府应该从多方面加强人才的招引,比如加强校企合作,针对紧缺专业,可实行高校委培机制,为企业发展“定做”人才。同时,提高人才的社会福利和社会归属感,能够引得来、留得住。 

5.创新监督管理,净化市场环境。市场监管部门既要严格执法,又要“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深入推进多部门联合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畅通企业信用修复渠道,秉承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 

答复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