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杜绝塑料洋垃圾对百姓侵害的提案
发布时间:2023-11-07
收藏
纠错 建言
文号 会字第069号 年度 2023 类别 民生和社会保障
委员姓名
工作单位
承办单位 青岛市即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附议委员
文号 会字第069号
年度 2023
类别 民生和社会保障
委员姓名
工作单位
承办单位 青岛市即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附议委员
提案内容

随着国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给水塑料管道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也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了生产劣质产品的机会,尤其对涉及饮用水领域产品,对人类生活、生命带来巨大的挑战,他们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断升级,在市场上以次充好,回收各种洋垃圾及各种生活工业塑料进行造粒,卖给小生产厂家,扰乱社会秩序,侵害国民人身健康,焦点访谈也跟踪调查取缔过一些区域的生产厂家,但仍旧令人担忧,屡禁不止!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5月28日消息,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221家企业生产的222批次无规共聚聚丙烯( PP - R )管材产品,发现51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23%,较上次抽查降低了8.2个百分点。 本次重点对规格尺寸、卫生要求、灰分等10个项目进行了检验。发现31批次产品熔融温度和16批次产品灰分项目不合格,主要原因是生产原料中部分聚丙烯树脂添加过量、无机填料添加配比不合理。有15批次产品氧化诱导时间项目不合格,主要原因是生产原料中抗氧剂不稳定或生产工艺参数设置不当。有15批次产品平均外径不合格,主要原因是挤出生产线的定径套尺寸或挤出、牵引速度不合理。本次抽查到34家上次抽查不合格企业,其中12家仍不合格。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力度从源头抓起,先从销售洋垃圾及相关废旧塑料入手,严格控制对每批次材料进行跟踪到终端,不能进入到人民生活领域。 二、部分消费者存在盲目崇拜"洋品牌",消费心理上产生﹣﹣洋产品等于安全的伪命题。迎合这一消费心理,有需求就有市场,假"洋品牌"乘机而入。 三、对生产厂家进行批次材料采购,进行网上备案登记,不定期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抽查,对发现类似问题进行重罚、甚至关停,使生产成本及冒险成本巨大,发现一家取缔一家。 四、加强宣传教育,行业自律,通过定期宣传培训,让所有参与链条上的人时刻警钟长鸣,增强法律意识,企业内设置专人专管。

答复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