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关于我区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情况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12-08
收藏
纠错 建言
文号 会字第020号 年度 2022 类别 城建城管
委员姓名 邵红园
工作单位 即墨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
承办单位 即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附议委员
文号 会字第020号
年度 2022
类别 城建城管
委员姓名 邵红园
工作单位 即墨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
承办单位 即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附议委员
提案内容

结合我区卫生城市复审和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近期本人对我区城市品质提升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政基础设施仍需提升。一是市区内停车位短缺,不少路段存在乱停乱放现象。老旧小区未配建停车场,新建小区和公共建筑地下停车位配备数量不足。二是环卫设施配备数量不够。城区内公益环卫设施仍有不足,部分开放式垃圾中转站无渗透液、除臭处理系统,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垃圾分类投放设施不够齐全,尤其一些餐饮点厨余垃圾乱推乱放现象严重,污损路面,影响市容市貌。三是配套改造还需提升。城区部分老旧小区供电线路、通信管网“蜘蛛网”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线路触手可及,隐患较大,需要更新改造。 

(二)市容市貌管理任务艰巨。一是部分临街建筑与周边不协调、影响城市整体美观。我区现有的临街建筑中,有的房屋陈旧、墙面斑驳;有的招牌破损、贴满广告。野广告、乱贴乱画等城市“牛皮癣”随处可见。二是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一些老旧小区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垃圾死角还较多,存在管理盲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流动经营、随意摆摊等依然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 

(三)日常管护有待提升。有的路段保洁不够及时,落叶清扫不及时,影响市容环境;市民爱护市政设施意识有待提高,破坏花草树木、随意拆除挪动市政设施等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个别餐饮商家、店铺经营者随意破挖人行道,埋设油烟管道、排水管,日常管理还需加强。在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督导过程中,有的单位发现一个问题就整改一个问题,做不到举一反三查摆问题。被整改问题存在松懈反弹现象,同一点位类似问题反复出现,没有形成长效的管护机制。 

(四)智慧城管和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城市管理中以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信息手段为依托的智慧城市管理理念和嵌入式发展有待加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有待改进,城管执法存在重罚轻管、以罚代管等情况。 

二、几点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第一,要建设停车场、划设停车位。新建小区建设要合理规划停车场,老城区可选择拆除后的空地建立体停车场,商业街区或城市支路上可适当划设临时停车位,推广“超时收费”有偿停车机制。依托城市大数据平台,打造智慧停车系统。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地下车位利用率。第二要抓好重点难点问题。围绕农贸市场、“八小”行业、“十乱”现象、城乡结合部卫生等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抓好重点整治和销号作战。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逐项进行自检,对已经达标或者能够达标的,进一步提升功能品质;对尚未达标的,逐一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加快速度,确保全部达标。 

(二)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城市服务品质。第一要补齐便民设施短板。对标卫生城市复审、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加快便民市场、小吃市场、农贸市场建设,完善市场内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督促经营主体完善防蝇防鼠等设施。第二要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在各农贸市场周边划设停车位,规范停车。增加食品安全快检设备,配齐快检人员,保证群众食品安全。第三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认真督促市场开办者和经营主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是要建立常态长效机制。要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为契机,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管理机制,着眼长远解决深层次机制问题。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疏堵结合等办法,坚决防止已经治理的城市管理顽疾出现反弹,做到治理一个就彻底消除一个、巩固一个,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使广大市民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得到全面、持久的改善。 

(四)深化现代治理,提升城市管理品质。第一要强化部门联动。进一步压实责任,各镇街及住建、市场监督、行政执法、公安、卫健等部门要加强协同协作,聚焦重点区域、突出问题,狠抓问题整改,推动各项工作有更大提升。第二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统筹完善“城市大脑”架构,依托大数据中心,优化公共数据采集质量,实现公共数据集中汇聚,建立健全跨部门数据共享流通机制、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提高城市管理科技含量,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五)强化社区建设,提升城市社会品质。重视市民文明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养成和强化。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逐步革除各种不文明陋习,培养市民文明规范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

答复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