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12-08
收藏
纠错 建言
文号 会字第014号 年度 2022 类别 城建城管
委员姓名 陈敬国
工作单位 即墨区应急管理局
承办单位 即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附议委员
文号 会字第014号
年度 2022
类别 城建城管
委员姓名 陈敬国
工作单位 即墨区应急管理局
承办单位 即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附议委员
提案内容

作为一种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是许多家庭近距离出行的选择,保有量不断上升。但在方便之余,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与日俱增,如违规停放、充电不规范或电池质量问题引起的火灾事故屡屡发生。特别是由于户外充电桩不足、充电价格不均、安全意识淡漠等原因,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问题比较普遍,有的甚至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小区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潜在的火灾风险巨大。 面对群众出行使用电动自行车的刚性需求,以及防范安全隐患的需要,必须堵疏结合,从根源上解决、正视和回应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的现实问题。建议: 

一是加大监管力度,及时消除电动车停放充电隐患。相关部门及镇街、社区要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居民小区管理单位加强防火检查,及时清理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违规停放、充电现象。建议在住宅小区特别是高层民用建筑大力推广安装电梯智能识别系统,一旦居民推着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便会触发语音警报,有的系统还带有“梯控”功能,监测到电梯内有电动自行车后,会自动停运,通过智能化手段有效解决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问题。 

二是完善配套服务,探索建设集中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由政府部门牵头,采取财政支持加居民自筹的模式,推动老旧住宅小区设置集中停放场所和具备定时充电、自动断电、故障报警、远程监控等功能的智能充电控制设施,有效缓解居民停放难、充电难的问题。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使用实行付费管理,建成后,由充电服务企业负责运营和日常管理,收取充电费用,支付电费、管理费等费用。同时,政府给予一定电费优惠补贴,有效提升充电设施的利用率。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意识。结合每年“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月”等活动,充分运用各类媒体,“线上+线下”广泛宣传违规改装、存放、使用电动自行车的危害,曝光违法违规行为和典型火灾事故,引导群众购买、使用符合标准的电动车,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要结合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农村工作,深入居民住户,为居民群众面对面讲解电动自行车违规存放、充电的火灾危险性,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村(居)民委员会和建设管理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居民逃生自救能力。

答复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