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区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我区经济发展重要支柱产业。随着汽车产业不断壮大,对高质量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当前,在汽车技能人才的自主培养上,我们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学历结构层次偏低。目前,我区自主培养的汽车产业技能人才主要以高中(含技校和职高)学历为主,整体学历和文化水平偏低,难以满足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对高质量技能人才的渴求。比如,即墨区高级技工学校从2016年开始,与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一汽大众及配套企业实习并就业的学生达1000余人,部分学生已经成长为企业骨干。但由于学校目前尚不具备大专院校资质,在进一步提升人才学历文化程度、培养高质量汽车技能人才上受到限制。
二是师资力量不够充足。汽车技能人才需求量的井喷,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强烈需求。当前,我区技工学校师资队伍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汽车技能人才需求,不论是师资数量还是质量上均存在差距。以即墨区高级技工学校为例,近年来,学校聚焦汽车产业等重点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招生人数持续增加,在校生比三年前增加约480名,班级数增加9个,致使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根据统计,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124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但年龄老化问题比较突出,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不多,双师素质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明显短板。
三是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结构性短缺。随着奇瑞新能源落户汽车产业新城,目前已经形成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一汽解放商用车基地、一汽解放新能源轻卡基地、奇瑞汽车青岛基地四大整车龙头带动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向着年产整车100万辆、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值“双千亿”的目标进军。根据规划,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占据我区汽车产业的半壁江山,而且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涉及机械、机电、智能化等多学科,技术层级较高、难度较大,目前我区技工院校在师资力量、设备设施、培养机制上都存在短板,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
为增强我区技能人才造血输血功能,为汽车产业发展输送高质量技能人才,持续做大做强汽车支柱产业,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推动技工学院升级。走好汽车技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关键在于做大做强本土技工院校,提升本土育才用才能力。建议支持即墨区技工学院创建技师学院,完成从中专学校向大专院校的升级,着力做大做强汽车工程专业,突出新能源汽车特色方向,促进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办学活力进一步激发,大幅提升高级汽车技能人才本土培养水平,增强对汽车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作用。
二是加大师资力量配备。加大优秀师资引育力度,利用“人才留即”计划、优秀硕博人才引进工程、即墨籍优秀人才恳谈会等契机,大力引进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聘任到技工学校任教,优化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
三是打造联合培育格局。持续加强多方合作培育人才,政府牵针引线,促使技工院校与奇瑞新能源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安排技工院校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定向安排汽车专业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同频共振、精准对接,源源不断为汽车产业发展输送高质量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