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的机动车保有量在逐年增加,其数量的增加考验着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居民普遍感到上下班出行不便、交通拥挤。目前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我区交通出行的焦点问题之一。改善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刻不容缓,既要解决当下问题,也要布局长远。 我区道路拥堵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东西向主干道拥堵较为严重;拥堵峰值时间集中在早高峰、晚高峰的通勤(上放学)时段;商圈、学校等重点区域周边的道路拥堵现象严重。 随着文峰路大修以及青威路升级改造的通车使用,我区东西贯通交通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提升。整体交通环境呈现向好局面,但与日益增加的人口及机动车数量相比,依然有很大的不足。
一、我区交通管理现状
(一)汽车数量多且增长迅猛 2015年即墨机动车保有量为28.9万辆,至2020年机动车保有量迅速攀升,全区年末拥有各种机动车42.2万辆,是2015年的1.5倍。
(二)交通基础设施跟不上发展需要 停车位不足。随着汽车数量的快速增加,很多地方特别是商圈、学校等重点区域停车位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还有许多驾驶员因交通意识不足而违法停车更加剧了道路拥堵。例如:万科小学周边、德馨小学周边每到下午拥堵严重,有下班晚高峰因素,更主要的是由于路旁的违法乱停现象,路旁经常出现并排停放两排车辆,侵占机动车道。
(三)公共交通需加速发展 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我区人口密度高,更适宜于公共交通运输。我区现已实现了全区公交村村通,公共交通设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不能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出行需求。
二、缓解我区交通拥堵对策分析
(一)加强交通综合整治 一是精心设计,优化组织。充分运用交通工程理论,科学渠化道路交叉口。交巡警部门应积极会同建设部门,对交通拥挤路口进行渠化改造,拓宽交叉口,增加进口车道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结合交叉口流量流向,合理设置道路车行道。以减少交通延误为主,科学实施信号灯配时。二是加强整治、规范秩序。打通支小路,促进城市道路“微循环”。会同城管、工商部门清理整治“马路市场”、“马路停车场”,加强路面执法,对各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和不文明行车行为依法严管,形成强大震慑力。可采取让交通违法人员现场与交警共同执勤等处罚方式,在对交通违法人员进行教育同时对其他交通参与者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三是探索制度性安排,研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错峰上下班制度,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给公交车更多的专用路权。在多种交通工具并存的状况下,在有条件的道路上划设公交车专用道,将优先道路资源更多向公交车倾斜,使人们真正感受到公共交通的方便快捷后,才能有效解决交通拥堵。 公交车数量少、线路覆盖不全面、乘坐不方便等是多数人愿意选择小汽车的主要原因。因此,缓解城市拥堵状况,应从方便性、舒适性入手,把电动车、小汽车等个体交通使用者吸引转移到公交车上来,使“公交优先”的理念得以贯彻实施。
(三)加强停车场建设 由于停车场的建设大大滞后于小汽车的增长速度,导致停车设施严重短缺,无位停车不仅给驾驶员带来不便,同时也带来违法停车影响道路交通的后续问题。因此,应加大住宅小区的停车场配建力度,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同时,在中心城区采取设置“五分钟临时停车泊位”,在区内不影响交通安全和通行的道路施划临时停车泊位等措施,规范和方便居民停车。全力缓解区内停车供需矛盾,有效改善停车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