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全面实现,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旅游业态,对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展乡村旅游业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即墨作为青岛的后花园,有着“千年商都、泉海即墨”的美誉,即墨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山、海、林、滩的天然优势,乡村自驾游更是异军突起,但从近些年来的发展现状来看,乡村旅游明显存在产品单一简单、配套不齐、特色不明显、经营水平不高等短板。下面提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长远规划,抱团发展,整合资源,实现规模化经营。乡村旅游看似遍地开花,实际上是各自为战,经营理念及产品设计上大同小异,主打产品特色不明显,这样无形中削弱了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政府参与把关可以考虑引进有成功经验的旅游企业合作运营或聘请有旅游专业特长的运作团队操盘,将旅游资源统一规划开发,打造出有鲜明特色的旅游品牌。
二、政府给予政策等方面上的大力扶持。 首先解决道路、管网、招商引资等基本基础配套问题,同时对于旅游业发展用地的使用、经营及土地流转尽快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从政策上给予扶持。政府协调银行等资金平台给予投资发展旅游的企业提供必要的合理的资金支持。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积极协调公安、城市管理、卫生环境等部门做好配套服务工作,给游客提供顺心如意的游览环境,避免减少出现投诉事件。
三、各地结合地域特点和风俗习惯,深度挖掘,力争打造吃、住、游、购一体的旅游模式。 充分发挥地域特色旅游,比如沿海的乡镇着重发展渔家乐、游艇垂钓、海水浴场、海水温泉等项目,西部乡镇重点发展农家乐、农家采摘、亲子农场等项目,部分有庙会传统的乡镇灵山、七级等要把历史风俗发扬光大,做好做强庙会旅游经济。
四、商家要提高服务水平,从而增强即墨乡村竞争力。 旅游业是传统的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也就是增强了竞争力。政府牵头统筹联系所有的发展旅游业的单位,成立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对旅游企业定期进行行业培训,做好行业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查处,绝不姑息。
五、既要请老师进来指导,也要走出去拜师学艺术。 两地政府牵头做媒,定期邀请临近县市乡村旅游明星企业派各部门经理来即墨当地对旅游企业家们进行经验传授、点评,政府组织本地旅游企业去外地旅游企业实地调研、走访,并协调安排相关人员驻点学习形成系统的经验。 以上是我的几点建议,供参考。我们要结合自身优势,积极补足短板和不足之处,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肯定能够抓住国家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即墨乡村旅游经济肯定会逐步有条不紊的走上正轨,真正改变乡村面貌,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