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关于推进旅游资源整合,打造即墨东部“一带一路”旅游路线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12-06
收藏
纠错 建言
文号 会字第073号 年度 2022 类别 文教旅游
委员姓名 朱传海
工作单位 青岛市即墨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
承办单位 即墨区文化和旅游局
附议委员
文号 会字第073号
年度 2022
类别 文教旅游
委员姓名 朱传海
工作单位 青岛市即墨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
承办单位 即墨区文化和旅游局
附议委员
提案内容

近五年来,即墨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抓手,实施“品质即墨”绿色提升行动,涌现出了一批优质的旅游资源,单即墨古城一项五年累计纳客达1600万人次,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即墨古城的发展带动即墨文旅业实现了质的飞跃。尽管如此,即墨旅游事业的发展却仍未达到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繁荣,旅游经济的培育和增长任重道远。特别是即墨东部沿海的黄金地段的旅游,比如田横岛旅游度假区、明朝雄崖古所、鳌山古卫、清代金口古港、温泉、鹤山等旅游项目一直是不温不火,有的甚至比较低迷,比如大、小官岛等。甚至还没有一处5A级景点,这与即墨近几年GDP的发展是不相匹配的。现在是大众旅游时代,人们外出旅游,不仅要求观感的美妙享受,更注重文化内涵、精神内涵和深层次的感受。为了适应大众对旅游发展的需要,我区应当进一步盘整旅游资源和产业,融入历史文化,确立文旅为民的思想,实现文化复兴和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 对这几个方面,我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以历史线索为主题,推出历史文化旅游路线 即墨历史文化悠久,境内已发现多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据以确认远在40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就是齐国通商名衢,秦代置县,汉初成为胶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朝建城于现址,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有汉代皋虞古城、王吉墓群、汉之壮武、明朝雄崖古所、鳌山古卫、清代金口古港、北宋金银书《妙法莲花经》、即墨刀币等文物古迹,历史上先有即墨、后有青岛,也有“千年即墨、百年青岛”之说。这些资源都富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科考及美学的价值,也是爱国情怀培养的重要题材,是即墨重要的文旅产品。可以以历史线索为主题,将这些历史古迹串联整合起来,推出历史文化爱国教育旅游路线。 

二、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面成体 整合现有的核心景区,统一运营,形成主业,打响城市旅游品牌。以产生效益的核心景区即墨古城、港中旅旅游度假区、天泰温泉度假区、马山石林地质公园等为核心主业,带动沿海的田横岛旅游度假区、雄崖古所、金口古港、大小官岛等旅游资源发展,打造即墨旅游的“一带一路”,进行“内修外拓”,深度提升。内部围绕主题文化丰富创新项目业态,提高景区的质量;外部通过联合等多种方式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构建多元产业模式;完善配套功能,改善环境,提升形象,形成内外联动,城景一体,内外兼修的核心旅游片区,提升核心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统一运营,统一营销,打响城市品牌;对各核心景区全面统一管理,实行城区内所有景区点参观通票和单独售票相结合;对非核心景区的东部沿海一带的历史古迹、小景点全部以赠送的形式纳入城市通票,城市通票价格就是现在即墨区的联票价格,非核心景点售票的依然售票;力争实现一张城市通票游即墨。 

三、引进投资全面布局,盘活资源立体提升 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运营商,盘活副业。引进知名的旅游运营商,全力打造我区的城市旅游休闲度假集散区。围绕“行、游、住、吃、购、娱、厕”七要素和休闲度假的要求,盘活资源,培育新业态。可以合理地利用闲置的房屋适当培育一些即墨特色的民宿客栈、古村小吃店和古村小酒家,与沿海一带的海鲜农家宴形成互补;根据游客游玩时间长短和地点的多少,即墨的住宿和餐饮业可以给与相应的折扣,也就是游客玩的时间越长、玩的景点越多,酒店或者宾馆的折扣就越大,吸引游客留下来,消费起来,培育休闲度假业态,同时政府可以给酒店和宾馆一定补贴,提高其积极性。 

四、拓展投融资渠道,搭建旅游投资平台 构建投融资平台,以游客需求为中心,做好补充性有效开发。可以通过政府资金、发行企业债券、私募股权融资、寻求金融机构支持、引进战略投资商等方式,构建投融资平台,运作资金,形成投资、建设及营运管理有机统一、高效运作机制。应慎重投资开发,根据市场需求和游客需求,筛选出必须要做的补充性有效项目,一个个地做,做一个成一个,做成精品,注重开发的质效,与现有产品形成互补,比如大小官岛的规划开发。我区现缺乏休闲度假沉浸型业态,让游客住下来,可以依托即墨古城和港中旅这样的项目,再配上像玫瑰小镇这样的农业生态休闲度假区,让游客沉浸下来,消费起来。 五、建设旅游大数据,提升线上粘合度 构建智慧旅游运营平台,打造在线旅游产业互联的新业态。以轻资产模式运营,联合旅行社、网商、酒店等多样化服务商发起成立,形成集“行、游、住、吃、购、娱”等文化旅游相关服务、管理及电商交易为一体的在线旅游平台,促进旅游要素和公共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和运营。

答复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