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关于设立镇街医保便民服务窗口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12-06
收藏
纠错 建言
文号 会字第200号 年度 2022 类别 卫生健康
委员姓名 吕春洁
工作单位 区医保中心
承办单位 即墨区医疗保障局
附议委员
文号 会字第200号
年度 2022
类别 卫生健康
委员姓名 吕春洁
工作单位 区医保中心
承办单位 即墨区医疗保障局
附议委员
提案内容

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医保便民服务水平不断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医保服务经办管理的统一性、规范性和便利性上,特别是基层医保经办服务下沉上和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全区医保经办业务分别由区政府服务大厅医保窗口、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民政办、部分商业银行和医保工作站办理,其中区政务服务大厅医保窗口办理所有医保业务;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民政办负责办理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医疗救助业务;青岛农商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部分网点负责办理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征缴业务;医保工作站负责经办门诊大病受理等9项临柜业务。这种经办服务模式存在多方管理、多头经办的问题,管理与运行成本成倍增加,同时业务经办的标准、流程不统一,群众就近办事难,排队慢,不利于医保政策的落实和人民满意度提升。 为此,我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明确下放事项,统一经办流程。一是大力推动医保经办服务下沉,发挥好镇街作为服务城乡居民区域区域中心作用,在全区17处镇街设立医保便民服务窗口,将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征缴、医保关系转移、生育保险、异地就医备案、困难居民医疗救助等27项医保业务下放到镇街办理;将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城乡居民参保信息变更登记、居民医保补收等事项下放到村(社区)办理,打通医保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按照服务质量最优、所需材料最少、办理时限最短、办事流程最简“四最”和统一事项名称、统一申办材料、统一经办方式、统一经办流程、统一办理时限、统一服务标准的“六统一”要求,坚决取消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要求之外的办理环节和材料,规范和优化医保办理流程,简化办理环节和材料,压缩工作时限,提高服务效能。 

第二,加强组织保障,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和区直有关单位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的工作要求,高度重视医保便民服务窗口设置和医保服务事项下放工作,积极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区医保局负责制定工作要求与服务规范、对相关业务进行指导、培训、监督管理等工作,推动医保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民化建设。各镇街明确1名分管领导主抓医保工作,做好服务窗口、人员配备等保障,加强窗口建设和人员管理,推进行风建设。三是加强监督考核。各镇街建立医保服务考评监督体系,切实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区医保局定期开展督导,建立通报制度,对各镇街医保便民服务窗口建设及经办情况及时通报,确保医保服务事项下放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第三,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推广。实施医保便民服务窗口品牌培育工程,建立完善评比考核机制,设立“最受好评医保便民服务窗口”等各类奖项,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政务公开等宣传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同时,结合开展“社区一线党旗红”“党群同心 共建家园”、医保政策宣讲“进企业进社区进医院进学校进机关”等活动,深入基层一线宣讲推介医保便民服务窗口。 设立镇街医保便民服务窗口是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医保领域“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基层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改革创新,有助于打造无缝隙、有温度、高品质的医保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彻底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全面实现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快速审批、一窗出件”,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答复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