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严重,老年群体面临着身体机能减退,小病大病缠身,儿女日常工作繁忙无人陪伴就医等困境,特别是目前独居老人日常身体健康无人监管,生病时更没有子女陪同就医,往往很难搞清楚医院的手续流程,而一些大型医院看病患者较多,排队就让人十分头疼。要改善目前针对人口老龄化医疗、养老融合的难题,离不开5G互联网科技的“加持”。这方面,即墨区还存在三方面短板: 一是医疗体系方面三级网络虽已建立,但智慧化医养网络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医疗养老信息不能实现线上共享。我区目前有公立医疗机构28家,民办医疗机构20家,其中开办医养结合的医疗机构只有5家,主要集中在民办医疗机构中。全区医疗机构目前尚不能实现诊疗养老信息线上共享,导致医疗资源的孤立、重复检查、加重老百姓负担、延长诊疗时间等弊端。
二是智慧化医养平台建设及智慧医养装备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区医疗平台、养老平台相互独立,尚不能实现平台之间信息的整合、融合,智慧医养APP及相关的配套服务还没有在老百姓之间推广,目前智慧化医养生态还处在萌芽阶段。
三是政策宣传引导力度及资金投入不足。我区医养产业建设起步晚,尚未形成一定规模及影响力,和青岛市内其他五区相比没有形成区域内有影响力的品牌,如青岛的圣德、颐家、福山、中康等品牌医养机构,我区应该加强区域内的品牌医养机构的建设与对外宣传,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加速品牌建立。
对以上三方面短板,我提以下三项建议: 首先,推动智慧医养综合体网络体系建设。由区卫健局、医保局、民政局协作成立区医养综合办公室,依托区人民医院综合体、区中医院综合体、民营医院综合体,分别建设三个智慧医养综合体,制定相关的制度、标准、体系建设方案进行试点。
其次,推动互联网技术及人工智能应用于智慧医养体系建设。将智慧医疗与智慧养老网络技术进行融合,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有效助力医养体系的发展,目前国内北、上、广、深等超级城市都已开展智慧医养,线上线下的网络技术及智能装备已经成熟,我区可以制定三到五年的发展规划进行布局,让智慧医养服务到每一位老人,实现“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全方位智慧医养服务模式,随时享受智能医、康、养、护服务。
第三,应加大区域内品牌建设与宣传。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与引导,重点建设区域内2-5家具有一定特色的医养结合机构,确保能够覆盖到绝大部分城乡居民,通过技术支持、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开展立项、建设、宣传,形成品牌化,提升全区智慧医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