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关于进一步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12-05
收藏
纠错 建言
文号 会字第010号 年度 2022 类别 城建城管
委员姓名 于淑良
工作单位 即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承办单位 即墨区住建局
附议委员
文号 会字第010号
年度 2022
类别 城建城管
委员姓名 于淑良
工作单位 即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承办单位 即墨区住建局
附议委员
提案内容

一、背景

为解决垃圾围城、资源化利用难等问题,青岛市出台了《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并于2020年1月6日起施行。即墨区积极落实《办法》要求,通过成立组织、扩大宣传、增设垃圾收集处置设施等办法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等环节仍然存有很多不足,垃圾分类工作流于形式,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解决。

二、存在的难点问题

(一)分类投放难落实的问题。由于生活习惯、文明意识差距等原因,在很多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入的要求并未得到有效落实。虽然很多小区都配备了分类垃圾桶,但很多居民怕麻烦、图方便,在家中未实行垃圾分类,一袋提出、一丢了之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二)垃圾收集转运一车拉的问题。通过实地观察了解,目前还普遍存在着垃圾分类后又混在一起运走的问题。笔者多次在某小区看到,早上六点左右,垃圾运输车开进小区,将所有垃圾桶倾倒在一个车厢里拉走,使垃圾分类工作成为流于形式。剖析原因,感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相关部门思想上不够重视,没有调配足够的车辆实施分类收集、转运;二是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不配套,垃圾收集后,处理设施和措施单一,所有生活垃圾均采用集中焚烧处理方式;三是政府投入不足,湿垃圾资源利用设施还未建设到位。

三、意见建议

(一)加强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引导。要进一步开展覆盖全民的垃圾分类宣传培训,积极组织开展垃圾立法宣传“进社区、进村宅、进学校、进医院、进机关、进企业、进公园”系列活动,普及垃圾分类法制知识,结合好家风好家训工作,实现垃圾分类进家庭培训,指导全区媒体,利用有效阵地,做好垃圾分类公益性宣传。要通过建设一批垃圾分类科普基地,创建一批垃圾分类示范街镇等形式,并实施适当的奖励激励,由浅到深、由点及面,努力推动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社会氛围。公交车上滚动播放垃圾分类的公益广告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

(二)扎实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一是推动旅馆、餐饮行业限制或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倡导绿色消费,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并组织开展联合检查执法;二是加强对在全区经营的快递业指导,提高快递包装物回收利用率;三是加大净菜上市在标准化菜场和生鲜超市、大型超市等场所的推进力度;四是排摸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场现状,落实新建和已建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场的湿垃圾就地处理设施配套工作;五是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不能所以生活垃圾一烧了之,要采取措施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三)强化垃圾分类工作的执法监督。一方面,要严格行业监督。规范收集运输行为,杜绝混装混运现象。加强对中转环节的湿垃圾品质、运输环节混装监管。落实“不分类、不处置”制度,强化处置设施垃圾分类质量控制管理。另一方面,积极鼓励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员的作用,组织社区居民、新闻媒体对物业分类驳运、环卫分类收运开展检查。公示混装混运的监督电话,开通微信举报渠道,倒逼居住区做好源头分类管理工作。同时,还要统筹部署垃圾分类、餐厨垃圾等专项执法行动,严格落实执法责任,重点针对收集容器配置、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收运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提高监管执法实效。

答复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