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因不规范充电行为引发的火灾事故并不鲜见,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一、电动车上楼的危害 1.堵塞楼道,埋下安全隐患。许多居民朋友想要让电动车进入楼道,主要原因是防盗和充电,因此电瓶车上楼后多半是停放在楼道中。电瓶车的危害不仅限于对电梯本身的损坏,更大的风险来自电瓶车上楼后。电瓶车停放在楼道中会造成楼道间被堵塞,占用安全疏散通道,一旦发生火灾或地震等情况,不仅影响疏散,还可能对通过的人造成二次伤害。单元楼道是公共区域,同时也是消防与救护安全生命绿色通道,一旦发生险情,堵塞通道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任何人都不应该随意占用。 2.容易引发火灾,造成重大事故。电瓶车最大的风险和危害,是电瓶车停放在楼道中充电,极易引发火灾。新闻数据显示,约80%的电瓶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违规充电和电池故障。很多人习惯在夜间给电瓶车充电,若夜间发生电瓶车起火,人们很难及时逃生。 3.“飞线”充电,增加触电和火灾危险。除了推车上楼,一些居民还为了充电方便,从所住楼层用充电插板连接成“加长版”充电线,延长至楼下为电动自行车甚至电动汽车充电。要是碰上雨雪天气,来不及回收的充电插板在雨中极易导电,增加了触电和发生火灾的风险。 二、整治电动车上楼的建议 1.根据小区电梯数量等实际情况,安装电梯‘梯阻’,电动车进电梯之后电梯会自动停止运行,并发出语音警报,电动车离开电梯后,电梯才可以正常运行,较好地杜绝电动车上楼现象,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2.根据小区电动车数量、新增电动车充电桩,满足小区住户电动车停放及充电的需求。选择在小区较为空旷的公共场所或小区内安全路边增建电动车车棚以及充电桩等设备,集中建设充电设施,方便居民电动车摆放充电,缓解小区电动车充电难的压力。在充电桩范围内安装监控设备,保证充电中电动车的安全。 3.加大消防宣传力度和日常检查力度。物业公司加强管理,建立文明公约,在小区宣传栏、楼道、电梯间等醒目位置张贴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以及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宣传海报,提醒居民电动车应停放在安全地点,不要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不要占用消防车通道,周围不要堆放可燃物,增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同时还要不定期对辖区居民楼进行抽查,确保不会再发生电动车进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