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关于加快即墨西部陆港蓝村区域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12-02
收藏
纠错 建言
文号 会字第087号 年度 2022 类别 财贸经济
代表姓名 马明强
工作单位 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
承办单位 即墨区职转办、即墨区自然资源局、即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即墨区交通运输局、即墨区国有资产运营服务中心主办,蓝村街道、即墨国际陆港管委协办
附议代表 江世华
文号 会字第087号
年度 2022
类别 财贸经济
代表姓名 马明强
工作单位 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
承办单位 即墨区职转办、即墨区自然资源局、即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即墨区交通运输局、即墨区国有资产运营服务中心主办,蓝村街道、即墨国际陆港管委协办
附议代表 江世华
建议内容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陆港蓝村区域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凭借区位和产业优势,逐步成为青岛高水平开放的新门户。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自身协调能力不足、政策倾斜不够明显的问题。作为即墨区委提出的“陆海统筹、两翼齐飞、中轴联动”战略,支撑即墨发展的重要一翼,亟需区级层面给予更高的定位和更多的政策支持。

必要性方面:从产业发展看,现在各区市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与青岛的其他区位相比,即墨面临着追兵越来越近、标兵渐行渐远严峻考验。要继续保持我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建议在优化提升现有产业的同时,集中力量推进轨道交通产业、现代智慧物流、新材料等一批重量级产业龙头项目建设,推动西部成为我区新的增长极。从城市建设看,蓝村街道和国际陆港作为即墨连接胶东机场的西大门,城市的环境面貌直接代表了即墨的形象。目前蓝村街道的各项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通新机场的道路还没打通,大型商场、酒店等商贸设施相对不足,有必要通过推进陆港蓝村区域的规划建设,加快实施西部连片综合开发,形成集优势产业、居住餐饮、商务办公、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陆港新城,形成东有蓝色硅谷、西有蓝港的东西均衡发展的即墨城区新格局。从改善民生的需求看,广大群众对教育、社保、医疗保障、交通等关系民生的服务事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希望打破地域间的差距,享受到青岛同城待遇。目前,东部以蓝谷为代表的区域发展如火如荼,各种国字号大项目纷至沓来,地铁11号线加速东部区域融入青岛进程,而以蓝村陆港为代表的西部城区发展相对接受区级以上部门的政策倾斜不够,群众对加快西部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通过各种渠呼吁区委区政府重视西部发展。

可行性方面:一方面是区位优势。蓝村街道、国际陆港等西部区域处于即墨、胶州、青岛高新区的交汇处,居青岛地理几何中心位置,濒临胶东、流亭两个空港,属于青岛临空经济区范围内。胶济、蓝烟、青荣3条铁路以及规划中的地铁 16 号线贯穿域内;青银、青新、青威 3 条高速在此交汇。特别是随着胶东机场正式运行后,作为即墨的西大门,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是产业优势。近年来,以国际陆港和蓝村街道为代表的西部区域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形成了以城际轨道交通配套基地为支撑的轨道交通产业、以青岛港即墨港区为代表的港口经济、以青岛奥特莱斯广场为核心的新零售产业、以跨境电商小街道为载体的跨境电商产业、以济铁物流园为突破口的智慧物流产业、以中航发军民融合产业园为基础的新材料产业、以中青杭萧绿色建筑为崛起的绿色建筑产业、以雪达集团为龙头的针织服装产业的八大产业板块,特别是城际轨道交通配套基地项目作为即墨区新旧动能转换的龙头项目,将与汽车、通用航空、船舶制造等产业一道,共同构建起即墨区大交通产业集群,必将为即墨率先发展、走在前列提供坚实产业支撑。同时以国际陆港为龙头,全力构筑海陆空铁“四位一体”的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建设产业集群、配套完善、宜业宜居、产城融合发展的“陆港新城”。综合上述因素,加快陆港蓝村西部区域发展步伐,打造均衡即墨东西发展、积极融入青岛发展的重要一极,显得十分迫切且尤为可行。 

建议: 

一、区位提升方面。建议区级层面积极争取将蓝村临空区域纳入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将蓝村街道南泉片区纳入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全国高速列车研发制造品牌示范区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规划建设区域。 

二、体制及人才方面,一是下放行政审批权给国际陆港管委,统筹管理陆港蓝村区域的规划及产业发展。二是充实专业人才队伍,加强规划、建设、物流、招商、金融、征迁等专业人才配备,为陆港蓝村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国土空间规划方面,建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给与更多土地规划指标支持。陆港蓝村区域中城轨配套基地、济铁物流园、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青岛)分拨中心、即发山九物流、道路交通、临空经济区的建设都受土空间规划的约束,吴志强院士概念性规划中指出,陆港新城的生命力在空港,核心优势区是临空经济区。为加快推动吴志强院士规划落实落地,建议优先落实临空经济区及陆港核心区土地规划指标,加快推进区域建设。    

四、财政体制方面,为进一步抢抓发展机遇,推动陆港新城建设进度,国际陆港管委迫切需要完善财政体制,增强建设财力,优化与陆港公司协作模式,为园区发展和基础设施配套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统筹考虑充实陆港公司资产,调整陆港公司现有管理体制,由商贸城公司提供融资担保,优化陆港管委和陆港公司的协作模式,加速推动国际陆港的开发建设。 

五、道路交通建设方面。蓝村街道地处即墨、城阳、胶州“两区一市”交汇处,陆港蓝村当前的产业布局多与物流交通关联,交通路网建设是陆港区域融入周边国家战略承载区位和陆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枢纽位置、产业布局、机场运营、产业服务等多重因素叠加,交通必须先行。建议将陆港区域交通规划融入青岛市交通规划中,使陆港新城融入青岛主城区,其中李王路、蓝村站前街西通作为机场交通体系的重要通道,需要尽快开工建设,保障西翼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六、民生方面。加强农村雨污水分流治理,推进农村天然气户户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现代化新农村。

答复意见